博士后研究人员
岗位名称
博士后研究人员
企业名称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大气与海洋科学系张仲石团队
联系电话
18150019696;15159723275
学历要求
博士
所属领域
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涉海服务
所在地区
北京/北京市
人数
1
来源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大气与海洋科学系张仲石团队
公司简介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大气与海洋科学系教授、博导、系主任,获优秀青年科学基金(2014年),青年拔尖人才(2018年),长江特聘教授(2023年)。研究方向为大气环境、卫星遥感和气候变化。迄今在Nature、PNAS、多个Nature子刊等SCI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引用8900余次,H指数为48,11篇论文入选ESI高被引论文,单篇论文被浏览/下载20余万次。曾入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优秀成果(2011–2015年地球科学共25项),连续四年入选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年度影响力”榜单(2019-2022年度),获PNAS Cozzarelli Prize(年度论文奖,每600篇PNAS论文遴选1篇)、AGU Global Environmental Change Early Career Award(平均每年3名)、涂长望青年气象科技奖一等奖等十余项荣誉。在国内外学术会议上作大会报告和特邀报告数十次。担任Science Bulletin青年编委(获优秀编委奖,2019-2022)、ERL执行编委(全球13人)、ACCR编委、JMR编委等。
张霖 (http://scholar.pku.edu.cn/acaq)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大气与海洋科学系长聘副教授,博导,副系主任,获优秀青年科学基金(2019)。研究方向为大气化学及其与气候系统的相互作用,致力于发展空气质量数值模型以研究全球及区域大气污染来源与沉降、区域输送、大气污染与气候变化及农业生态的相互影响。已发表SCI论文100余篇,引用7500余次,成果发表在包括Science、Nature子刊等期刊上。现担任中国环境科学学会臭氧污染控制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气象局气候系统模型创新团队成员、全球大气化学模型 GEOS-Chem区域模型负责人,担任期刊J&AWMA、AAS编委。获教育部自然科学二等奖(第2排名)、中国气象学会涂长望青年气象科技奖、清华-浪潮计算地球科学青年人才奖。
沈路路 (https://faculty.pku.edu.cn/lshen/zh_CN/index.htm)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大气与海洋科学系助理教授,入选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计划(2022年)。主要研究CH4/N2O温室气体、极端空气污染和气候变化相互影响等大气环境问题。开发了大气化学模式加速算法、混合极值统计模型、高效率贝叶斯反演算法等一系列数值和统计模型。主持国家自然科学面上基金,科技部重点专项课题等项目。以一作或通讯身份在PNAS、Nat. Commun., Remote Sens. Environ., Atmos. Chem. Phys等国际主流期刊发表研究论文近20余篇,其他合作论文40余篇,总引用4400次,H 指数为30。获得谢义炳青年气象科技奖。在AGU、EGU等国际重要学术会议担任召集人。
岗位要求
研究专业/方向(Department/Area)
研究方向包括但不限于
1. 大气成分卫星遥感算法开发及排放通量反演(主要包括NO2、CO2、NH3、CH4、N2O等);
2. 大气污染的未来演变及其应对,大气环境与多系统耦合及相互反馈(经济、农业、能源等);
3. 大数据、人工智能与数值模型融合(高精度排放反演等);
招聘岗位:博士后
学科要求:地质学、大气科学、海洋科学等相关专业
学历要求:博士研究生及以上
截止时间:招满为止
发布时间
2025-02-10 14: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