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饯/腌菜废水处理技术

相关领域: 其他
成果介绍

蜜饯加工废水有刺激性气味,含有大量食盐、焦亚硫酸钠、糖、甜蜜素、柠檬酸等,水质呈强酸性。蜜饯废水包括盐浸池排水、糖浸池排水、盐浸果子漂洗水等,以漂洗水为主。综合废水水质呈现“2 高+2 强+1 低”,即强酸性(pH:3~4.5)、强恶臭、高盐度(2%~7%)、高 COD(7000~20000mg/L)、低氮磷(基本满足微生物降解的营养需求,磷源定期补充)。针对高盐、强酸的蜜饯废水,处理工艺通常采用调节 pH 及降低盐度的预处理,为传统生物处理法创造适宜的反应条件,一般投加碱液提升 pH 至 6~9,加水稀释降低盐度(<2%)。蜜饯废水的酸性 pH 由酸性有机物(比如果酸、柠檬酸)、无机酸(焦亚硫酸钠、保险粉)共同作用形成,对于酸性有机物通过耐酸微生物降解矿化后可提升 pH,从而减少碱液投加量。因此,提出海洋耐酸菌种与盐度驯化活性污泥相结合的凉果废水处理技术,依靠耐酸菌种直接处理酸性凉果废水,代替加碱调节 pH 及混凝沉淀预处理。工艺流程依次为:调节池→耐酸菌降解池→沉淀池 1→好氧生物接触氧化池→沉淀池 2→混凝池→沉淀池 3。与传统蜜饯废水处理技术相比,本方案提出的工艺能够显著减少药剂使用量,实现污泥减量及运行费用降低。以李子加工的凉果废水处理改造为例,本专利技术能减少 60%以上混凝剂投加量,节省 90%以上片碱消耗,综合处理成本约 10~20 元/吨。本专利技术采用耐盐耐酸微生物菌剂进行强化处理,进水不需要自来水稀释,完全适应高盐度处理环境(盐度 1%~4%);此外,由于避免了进水加碱产生沉淀物及大幅降低混凝剂使用量,能够显著减少污泥产生量。

所属产业
其他
所有权人/单位
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
联系人
王勇
联系方式(电话)
18150019696;17350754772
联系方式(邮箱)
wangyong@tio.org.cn

成果流程

Layer 1 留言咨询 客服热线: 18150019696 15159723275 ( 周一至周五 8:30-18:00 ) (微信同号)

立即联系

Layer 1

客服电话 (点击复制)

15159723275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意见反馈 帮助文档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