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船舶生活污水处理

相关领域: 海洋船舶工业
成果介绍
针对目前IMO提出的日益严格的船舶生活污水处理标准,研发出A-O膜生物法,联合电絮凝、过滤、紫外等物化方法的处理装置。具有出水水质好、体积小、抗冲击负荷能力强、自动化程度高、尤其具备脱氮除磷效果好的突出优点。规划进一步与大型企业开展联合申报课题、开发应用产品等密切合作,促进该新技术的产业规模化应用,固定行业领先地位。 具体上,搭建出新型船舶生活污水处理装置总容积约1.8m3,有效容积1m3,设计处理量为2100L/d(相当于30人每天产生的黑水量)。与同类型装置相比,该装置具有体积小、抗冲击负荷能力强、自动化程度高等突出优点。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处理量达到5000L/d(相当于70人每天产生的黑水量)时,该装置仍然能够达标排放。 该新型装置对船舶生活污水中有机污染物具有高效处理效果。当考察该装置对COD的处理效果时,当进水COD浓度由通常的300mg/L增加到1000mg/L以上时,系统出水COD始终保持在100mg/L以下,完全满足IMO排放标准。 另一方面,该新型船舶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具有良好的脱氮除磷效果,其主体——多级环流膜生物反应器的独特运行模式使之对总氮具有较好处理能力。装置中的除磷吸附柱对船舶生活污水中的磷具有良好去除效果,可以达到IMO新标准对总氮和总磷的处理要求(出水总氮小于20mg/L或去除率大于70%,以及出水总磷小于1mg/L或去除率大于80%)。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支持下,我们利用先进分子生态学技术对装置内的功能微生物进行了机理研究。采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对装置内进行有机物去除的β-变形菌、进行脱氮的氨氧化菌进行了定量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处理过程的延伸,β-亚纲变形菌增长较快,逐渐形成MBR反应器中优势菌群,在COD去除率最大时β-亚纲变形菌丰度达到峰值。这与装置对进水COD的较好去除效果相对应。另一方面,微生物群落中氨氧化细菌丰度较高,平均约占总菌的11.6%,占β亚纲变形菌的72.6%,从机理上解释了装置的良好脱氮效果。 项目成熟情况 技术成熟,已有产品应用。 应用范围 海洋工程、船舶工程等领域。
所属产业
海工装备,其他
所有权人/单位
哈尔滨工程大学
专利状态
可产业化
合作方式
其它
联系方式(电话)
18150019696;17350754772

成果流程

Layer 1 留言咨询 客服热线: 18150019696 15159723275 ( 周一至周五 8:30-18:00 ) (微信同号)

立即联系

Layer 1

客服电话 (点击复制)

15159723275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意见反馈 帮助文档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