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
开创:立足长远 放眼世界
首届中国福州国际招商月
(海交会的前身)
就在这时应运而生

▲上世纪90年代(《福州新闻》栏目资料)

▲上世纪90年代的福州(《福州新闻》栏目资料)
招商月活动吸引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6000名外商参加,并招来了许多“企业大咖”,签约项目224个,总投资21.31亿美元,为福州的开放发展立下汗马功劳。此外,世界福州十邑同乡会首次在祖籍地召开,3000多位旅外乡亲参加。
1999年
招商月确定“海峡”主题
2001年
签订“两马协议”
2005年
启用“海交会”名称
台湾农产品
首次零关税直航
2007年
启动与澎湖货运直航
台湾六县市首次组团参会
2008年
海峡两岸第一份
城市间协议签订
2010年
移师海峡国际会展中心
首次从台湾引进大米
2018年
凸显“海丝”元素
海丝沿线国家集中亮相
2019年
发布六条惠及台胞措施
2020年
首次开启线上展会平台
发放3.3亿元消费券
2023年
两岸“小三通”复航后
马祖参展团首次参会
二
接续:笃行不止 步履不停

▲福州港江阴港区
30年来,福州坚定不移抓招商、上项目、兴产业,六大千亿级产业、19家百亿级企业、100多家行业领军企业、4509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在有福之州这片创业沃土上不断汇聚、蝶变、起舞。
30年来,福州产业、人才、
创新、载体等均实现跨越式发展
2023年全市实现
地区生产总值1.29万亿元
实际利用外资9.2亿美元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963.76亿元
进出口贸易额3435.3亿元
福州荣膺首届全球可持续
发展城市奖(上海奖)
是全球5个获奖城市中唯一的中国城市

▲闽都创新实验室
三
奋进:牢记嘱托 阔步向前

▲福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数字经济 建设数字应用第一城
以“数字福州”建设为引领,依托福州软件园、物联网开放实验室等特色载体,积极融入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持续办好“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大力推进产业数字化智能化改造,推动数字产业集聚发展,打造数字应用第一城。

▲福州软件园
海洋经济 续写蓝色优势新篇章
接续奋进“海上福州”建设,拓展中印尼“两国双园”海洋合作潜力,发挥国家远洋渔业基地等优势载体作用,大力发展深海渔业精品加工,推广“百台万吨”生态养殖,构建具有福州特色的“1+6+4”海洋科创体系。

▲中印尼“两国双园”
绿色经济 打造经济发展新引擎
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深入推进工业领域节能降耗,加快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改造,大力培育新能源汽车、海上风电等新能源产业,加快构建绿色生产体系,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在全国率先实现垃圾“零填埋”,100%无害化处理。

▲位于福州福清的福建三峡海上风电国际产业园
文旅经济 打响“有福之州”品牌
按照“海滨城市、山水城市”总体定位,聚焦“闽都文化、温泉康养、清新生态、滨江滨海”四大亮点,立足古厝、温泉、海滨、山水等特色资源,打造“文化中轴”“诗画闽江”“魅力海滨”文旅轴线,打响“有福之州”品牌。

▲烟台山历史风貌区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福州举办招商大会,再次发出“万商云集有福之州”的诚挚邀请,努力“让世界认识福州 让福州走向世界”,必将在新的起点上为福州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能,为中国式现代化福州实践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本文转载自:家在鼓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