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定信心 奋勇争先
加快推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
2025年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工作会议在福州召开
2月17日,2025年全省海洋与渔业工作会议在福州召开。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海洋强国建设重要论述和在福建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全国农业农村厅局长会议、全国自然资源工作会议和省委十一届六次、七次全会、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省委农村工作会议及省两会部署,总结2024年海洋与渔业工作,分析研判当前形势,结合持续深化拓展“深学争优、敢为争先、实干争效”行动,部署安排2025年工作任务。省海洋与渔业局党组书记、局长颜志煌出席会议并讲话。
会议传达学习周祖翼书记、赵龙省长、王永礼常务副省长、王金福副省长等省领导对海洋与渔业工作的批示要求。会议指出,2024年全省海洋与渔业系统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切嘱托,认真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强化海洋强省建设首责部门担当,锚定加快“海上福建”建设目标,发挥“海+渔”管理模式特色优势,全力做好“海”的文章,顺利完成全年目标任务。预计2024年全省海洋生产总值超1.25万亿元,水产品总产量924.6万吨、比2023年增加34.4万吨、增幅3.9%,水产品出口额、人均水产品占有量等多项指标居全国前列。
海洋经济发展取得新成效,推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百场项目对接,实施海洋领域新技术新产品新场景应用推广等七个专项行动计划,福州、厦门全国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走在前列,国内外高端创新资源要素加快集聚福建海洋领域。
海上牧场建设实现新进展,海水种业、海水养殖产量、深远海养殖规模居全国第一,实施超千亿渔业全产业链培育行动,加快建设水产加工县域重点产业链和标准化园区,稳产保供能力稳步提升。
海洋基础设施得到新提升,谋划建设“空天陆海潜”一体化大融合“海上福建”总平台,海洋灾害综合防治工程、设施渔业、渔港及国家渔港经济区等一批重点项目提速建设。
生态文明建设焕发新面貌,全力推进中央和省级生态环保督察整改落实,海上超规划养殖实现动态清零,海洋伏季休渔成效为历年最好,海洋生态效益持续显现,近海主要经济鱼类资源量明显提高。
民生服务保障展示新作为,民生答卷更加温暖人心,海洋灾害防范、渔业保险创新、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不断走深走实,筑牢海洋渔业安全生产底线。
海洋开放合作迈出新步伐,世界航海装备大会、厦门国际海洋周、福州国际渔博会等重要展会平台成效彰显,率先推进与马耳他、马尔代夫等国家海洋产业合作,与日本长崎签署合作备忘录。持续深化闽台海洋融合发展。
海上安全治理打开新局面,坚持在册渔船和乡镇船舶安全监管一起抓,在全国率先开展海上船舶安全专项整治,10万余艘乡镇船舶实现全生命周期有序监管,海上生产秩序稳定向好。
机关党建工作实现新跨越,深入开展党纪学习教育,推进党建业务深度融合。推动部省共建“经略海洋、向海图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海洋强国建设重要论述福建实践主题展,召开“海上福州”战略实施30周年座谈会,举办全系统“三争”行动大比武暨党员领导干部开放式述职,建立奋勇争先“正向激励”和“反向约束”干部担当作为机制,推动工作状态、思想、作风系统重塑。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推进,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一体贯通,巩固拓展风清气正良好政治生态。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是启动编制“十五五”规划的重要一年,是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的开局之年。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将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作为贯穿工作的鲜明主线,扭住目标不放松、一张蓝图绘到底,坚决扛起新使命、把握新机遇、展现新作为,全面做好“海”的文章,奋力开创海洋与渔业事业高质量发展新天地。力争实现全省海洋生产总值1.3万亿元以上,比增5%左右;水产品总产量950万吨以上,比增3%左右,为全省发展注入更多“蓝色动能”。
2025年要全力以赴抓好六大方面工作:
一是聚焦改革赋能,健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突出规划引领、示范带动、政策供给三大支撑,整合项目资金、人才队伍、科研基础设施资源,健全以创新驱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进一步强化福州、厦门全国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双核”驱动,六大湾区协同发展,引领带动全省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南平、三明、龙岩主动融入,山海互济、陆海统筹,加强海洋产业链协作。
二是聚焦新质发展,加快提升海洋科技产业发展能级。强化海洋领域关键技术、科技创新平台、项目对接平台、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推动建立与大院大所大企大平台协作机制,聚焦海洋生物医药、海洋信息、海工装备、海洋碳汇、海洋种业、海洋牧场等重点领域,加速集聚催生突破海洋新质生产力,促进“四链”深度融合,推动创新资源和产业资源“双向奔赴”,加速海洋产业转型升级。
三是聚焦转型升级,加快建设特色海上牧场。坚持以大食物观为指引,聚焦渔业现代化建设,以发展设施渔业、加强水产种业创新、做优水产加工产业等为抓手,加快绿色低碳转型,加强产业链耦合,加快构构建从一产到全链条、从远洋到内陆、从产业到乡村振兴的发展新格局。重点建设全国水产种业优势集聚区、实施涉海渔业和智慧渔业工程,深入推进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精准定位区域特色水产品品牌,加快构建建水产品品牌体系和品牌矩阵,以品牌发展带动渔业增效增收。
四是聚焦融合发展,做强做优海洋新兴优势产业。立足先行优势,突出跨界融合,鼓励涉海业态创新、模式创新、路径创新,大力发展数字海洋、海洋文化、海洋生物医药、海工装备、渔旅融合、海洋碳汇、渔港及渔港经济区,培育壮大海洋新兴优势产业,积极抢占制高点,加快塑造海洋经济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五是聚焦开放合作,加快拓展海洋经济发展空间。搭建海洋开放合作平台,出台新一轮远洋渔业高质量发展政策措施,保持远洋渔业综合实力全国前列。持续推进“两国双园”项目建设,支持优质水产品组团开拓海外市场。深化闽台海洋融合发展,加强苗种繁育、养殖、加工贸易、渔港建设、海洋科创、海洋文化等领域交流合作。加快建设福马产业合作园等示范园区,开展两岸融合发展渔港建设试点。
六是聚焦安全保障,持续提升海洋行业综合治理能力。深化船舶安全治理、渔业安全生产监管、海洋防灾减灾、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维护海洋生态资源安全,防范化解海上安全风险隐患。持续深化乡镇船舶专项整治,深入实施渔业安全生产百日攻坚六大行动,提升渔船本质安全水平,推动安全监管向事前预防转型。为全省1.2万艘在册渔船和10万余艘乡镇船舶提供更加全面迅捷、精准精细的海洋气象综合服务产品。坚持“产出来”和“管出来”两手抓、两手硬,确保“舌尖上的安全”。推进渔业保险增品、扩面、提标,让渔民群众可感可及,得到实惠。强化海洋执法保障能力,加强海洋综合治理,深化“五海一边”协同执法机制,为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全省海洋与渔业系统要坚决扛起奋勇争先使命担当,全力以赴、狠抓落实,持续深化拓展“深学争优、敢为争先、实干争效”行动,进一步明确“先”的目标导向,把握“争”的着力重点,突出“干”的实践要求,奋力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再创优势、再上台阶。
一要坚持“深学”引领,持续在“争优”上作表率走前列。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海洋强国建设重要论述和在福建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在全面系统学、联系实际学、相互对照学上再发力,在以知促行、以行践知、知行合一上下真功,以实干实效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二要坚持“敢为”导向,持续在“争先”上出实招求突破。把推动海洋经济发展放在全国大局中审视谋划,摆到全国一流坐标系中对比衡量,推动各项目标任务节点再提前、措施再提级、工作再提速,推动海洋经济各项重点工作提占比、上台阶、进位次;持续深化改革创新,打造一流海洋营商环境,优化完善政策工具箱,确保各项政策措施及时兑现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