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海洋碳汇重点实验(Fujian Key Laboratory of Marine Carbon Sequestration),依托单位为厦门大学海洋与地球学院。实验室以台湾海峡及其周边海-流域为典型研究区域,以“海洋微型生物碳泵(MCP)”理论为指导,以海洋碳汇过程与机制的科学研究为基础,通过宏观生态及微观生物结合研究海洋碳库与全球气候变化之间的联系,进一步阐明海洋碳汇的过程及形成机制,立足于国家减排增汇的战略需求,探索建立海洋碳汇指标体系和陆海统筹的增汇模式。同时以科学需求为导向开展建设海洋碳汇研究所需要的现场观测设施(浮标、监测系统等)、模拟培养装置及人工增汇装备等。 实验室是“海洋微型生物碳泵”理论的诞生地,现有包括院士、长江学者、杰青、优青、万人计划等科研人才以及博士后、博士生、研究生等100余人的研究团队,从生态、生理、分子等不同角度围绕“海洋微型生物碳泵”对储碳新机制开展研究。 实验室拥有一流的仪器设备:尤其是流式细胞分析分选系统,包括扩充的大功率紫外和可见光谱激光和连续可调荧光谱激光,以及原子力显微镜、无菌操作室、洁净培养和恒定连续培养设备、分子生物学实验的仪器设备,还有厦门大学地学部其他方面分析仪器等硬件设施的支撑。 实验室主持承担有包括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大研究计划在内的多项重要研究项目。经过多年坚持不懈的努力,获得了可喜的研究成果:出版了我国首部《海洋微型生物生态学》专著,成果连续发表在《Nature Reviews Microbiology》和《The ISME Journal》等顶级学术刊物。尤其是,从微型生物生态过程之微观入手,看海洋碳循环和气候变化之宏观问题、提出了“海洋微型生物碳泵”储碳新机制,MCP被《Science》评论为“巨大碳库的幕后推手”;《Science》出版了MCP的《Science》增刊;国际海洋科学委员会(SCOR)为此设立了MCP科学工作组(WG134),本部即设在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