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类型
专家
联系电话
+86-532 82898598
性别
电子邮箱
sunsong@qdio.ac.cn
工作单位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个人详情网页
http://ir.qdio.ac.cn/profile/sunsong
专家介绍
 理学博士。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原所长、中国科学院大学海洋学院院长、中国海洋湖沼学会理事长、中国海洋学会副理事长。长期从事海洋生态学和生物海洋学研究, 曾三次赴南极进行科学考察,在国际上首先证实南极磷虾在自然环境下存在负生长,并建立了利用磷虾的复眼直径与体长的比率关系判断其负生长程度的方法;在我国近海生态系统演变和生态系统灾害研究领域,率先开展浮游动物关键种和功能群的研究,在灾害水母的暴发机制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相关研究成果分别被《Nature》、《Science》报道;在深海探测与研究领域,率领团队完成了我国第一个海洋领域大科学工程项目“科学”号综合考察船建造、深海探测与研究平台的配置和研发,对深海极端环境与生命过程开展综合探测与研究。
   先后承担国家、院、省部委等科研项目几十项。近年来,担任首席科学家组织实施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A类)“热带西太平洋海洋系统物质能量交换及其影响”;作为首席科学家完成国家973计划项目“中国近海水母暴发的关键过程、机理及生态环境效应”;担任国家基金委重点项目负责人及中国科学院方向群项目顶层设计专家等。发表论文283篇,其中被SCI收录116篇,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文章147篇;出版《生物海洋学》等专著7部,获得“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和“海洋工程科学与技术奖”特等奖等奖励4项(均排名第1)。培养研究生44名,其中博士研究生30名。
教育经历

● 1989.7-1994.12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海洋生态学     博士

● 1982.9-1985.7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海洋生物学     硕士

● 1978.10-1982.7       山东海洋学院(中国海洋大学)    海洋生物学     学士

工作经历

2021.4-今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员

2017.5-2021.3 中国科学院大学海洋学院 院长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员

2009.5-2017.3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所长 研究员

2006.10-2009.4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所长、党委书记 研究员

1999.7-2006.10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党委书记、副所长 研究员

1998.9-1999.7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党委副书记、副所长、纪委书记 研究员

1998.6 至今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博士生导师 研究员

1997.10-1998.4 参加中国第十四次南极考察   大洋队队长  研究员

1995.12 至今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研究员

1994.12-1995.12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副研究员

1992.12-1994.5 澳大利亚南极局 访问学者

1991.11-1992.4 参加中国第八次南极考察 大洋队副队长

1990.12-1991.4 参加中国第七次南极考察 大洋队副队长

1985.9-1992.11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助理研究员

主要兼职

2012.11- 中国海洋湖沼学会 理事长

2010.10- 中国海洋学会 副理事长

2012.9-2017 中国水产学会 副理事长

2013- 国际海洋研究委员会(SCOR) 副主席

2011- SCOR-中国委员会 主席

2017- 中国科学院第二届国际化战略专家咨询委员会 委员

2010.6- “全球海洋观测系统(GOOS)”科学与技术专家组 成员

2006.10-2017.3 全球海洋观测联盟(POGO) 执委会委员

2016.12- 国际深海观测战略委员会(DOOS) 委员

2017- 第五届中国科协国际科联工作协调委员会 委员

2008- 北太平洋海洋组织(PICES)生物委员会 委员

2002.7-2010.10 全球海洋生物普查科学指导委员会 (CoML) 委员

2000.7-2010.4 全球海洋浮游动物普查科学指导委员会(CMarZ) 委员

2004.2-2007.11 SCOR海洋观测技术工作组 技术专家

2002.2-2006.5 SCOR浮游动物调查技术工作组 成员

1999 -2009 国际海洋生态系统动力学(GLOBEC)工作组 成员

2010-2014 北太平洋海洋组织(PICES)磷虾工作组 成员

2012- 《海洋湖沼》期刊 主编

主持或参加主要科研项目情况

1.           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专项“近海与海岸带信息集成与决策支持系统”(课题负责人)

2.           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专项“热带西太平洋物质能量交换及其影响”(专项首席)

3.           国家重大基础研究项目 “中国近海水母暴发的关键过程、机理及生态环境效应”

4.           国家重点基金项目:“黄东海浮游动物优势种群动态变化机制”(负责人)

5.           国家重点基金项目“黄东海浮游动物功能群变动与生态系统演变”(负责人)

6.           国家科委“九五”科技攻关计划 “南大洋生态系统动态变化和碳的生物地球化学研究”(负责人)

7.           中国科学院重大项目 “南大洋生态系统动态变化研究”(负责人)

8.           国家公益项目“南极磷虾生长状况与南大洋生态系统动态变化关系研究”(负责人)

发表的代表性文章(限10篇)

1.           孙松 孙晓霞(2016对我国海洋科学研究战略的认识与思考中国科学院院刊, 31(12): 1285-1295

2.           孙松(2016海洋渔业3.0. 中国科学院院刊, 31(12): 1332-1338.

3.           Sun S, Zhang F, Li C L, Wang S W, Wang M X, Tao Z C, Wang Y T, Zhang G T, Sun X X. 2015Breeding places, population dynamics, and distribution of the giant jellyfish Nemopilema nomurai (Scyphozoa: Rhizostomeae) in the Yellow Sea and the East China Sea. Hydrobiologia, 754(1): 59-74.

4.           2012, 孙松(2012对黄、东海水母暴发机理的新认知海洋与湖沼 43(3): 406-410.

5.           Sun S, Tao Z C, Li C L, Liu H L.2011

Layer 1 留言咨询 客服热线: 18150019696 15159723275 ( 周一至周五 8:30-18:00 ) (微信同号)

立即联系

相关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