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类型
专家
性别
男
工作单位
福建农林大学海洋研究院
专家介绍
陈新华,博士,福建农林大学 教授 ,博士生导师。2001年6月毕业于中山大学。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中组部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获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福建省优秀科技工作者、福建省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等荣誉称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研究领域及方向:
海水鱼类免疫学与病害控制、海洋生物资源利用等方面研究。
研究成果:
近年来主持国家基金重点项目、国家杰出青年基金、“973”计划课题、促海峡两岸联合基金重点项目、海洋公益专项等15项课题。在我国重要海水经济鱼种大黄鱼免疫的分子基础及机制、海洋微生物资源利用等方面取得了多项创新性研究成果。完成了大黄鱼全基因组精细图谱的绘制,揭示了神经-内分泌-免疫/代谢新的调控网络在大黄鱼应答低氧胁迫中发挥作用,该成果入选“2015年度中国海洋十大科技进展”;系统阐释了大黄鱼应答细菌感染和PolyI:C诱导的免疫反应过程与规律;发现了大黄鱼hepcidin基因与功能的多样性、揭示了一种鱼类抗细菌感染的新机制等。在深海微生物资源研究方面,获得了10余个对植物病原菌具有强抑制活性的新蛋白或化合物,研究了其抗菌特征及机制。相关研究结果在PLOS Genetics、Frontiers Immunol、J Proteome Res等国际刊物发表SCI收录论文90篇;获国家海洋创新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海洋工程科技奖二等奖1项、福建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厦门市科技创新杰出人才奖及曾呈奎海洋科技奖等;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8项。
近年来主要科研项目(5项):
1.国家基金委-福建省政府联合基金重点项目:大黄鱼组织蛋白酶cathepsin S在MHC-II类抗原呈递中的功能及其调控研究(U1605211), 2017.1-2020.12,217万元(直接经费),主持
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两种大黄鱼I型干扰素的转录调控与功能研究(31530080),2016.1-2020.12,332万元,主持
3.国家973计划项目:超深渊微生物环境适应性机制研究(2015CB755903),2015.1-2019.10,564万元,课题负责人
4.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水产生物免疫学(31125027),2012.1-2015.12,240万元,主持
5.国家海洋公益性行业专项项目:新型海洋微生物制品开发的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应用(201205020), 2012.1-2015.12,1478万元,主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