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正松

教授 其他
擅长领域: 海洋油气
所在地区: 山东省
专家类型
专家
联系电话
+86 18561756711
性别
电子邮箱
qiuzs63@sina.com
专家介绍

◎研究方向

钻井液完井液化学与工程领域: 包括井壁稳定理论与防塌防漏钻井液技术、复杂深层超高温超深井钻井液关键技术、海洋深水钻井液完井液技术、特殊储层(超低渗储层、裂缝性储层等)保护钻井完井液技术、油基钻井液、非常规油气(煤层气\页岩气\高温地热\水合物)钻井完井液新技术、新型钻井液添加剂开发、钻井液模拟实验装置设计研发、废弃钻井液处理与再利用以及超临界二氧化碳钻井液前沿技术等科研方向。


◎学术兼职

现任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国家211工程井壁稳定化学实验室负责人;兼任中国石油学会钻井工程部委员、钻井液完井液学组委员,《钻井液与完井液》、《石油钻探技术》等学术杂志编委。国家自然基金项目、国家863课题、国家和省部级科技进步奖等的评审专家。


◎主讲课程

先后为本科生和研究生讲授过《油田化学》、《现代钻井液技术》、《钻井液工艺原理》、《胶体与界面化学》等课程。


◎指导研究生

指导博士生19人、硕士研究生60余人。


◎承担科研课题

承担科研项目共80余项,其中国家级项目5项,省部级项目25项,横向50余项。

目前,主要从事井壁稳定理论与防塌防漏钻井液技术、复杂深层超高温超深井钻井液关键技术、海洋深水钻井液完井液技术、特殊储层保护钻井完井液技术、油基钻井液、非常规油气(煤层气\页岩气\高温地热)钻井完井液新技术新型钻井液添加剂和钻井液模拟实验装置研发以及废弃钻井液处理与再利用、超临界二氧化碳钻井液新技术等科研工作,形成了科研优势及特色。

主要代表性科研成果:

(1)《复杂深层超高温超深井钻井液技术及应用》—在超高温钻井液及防塌机理研究基础上,开发出超高温超深井钻井液处理剂和体系,现场应用创造了国内钻井液现场井底温度最高纪录(泌深1井--241℃ /6005米,胜科1井--235℃ /7026米),山东省科技成果鉴定为总体处于“国际领先”水平,2011年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2)《井壁稳定化学/力学稳定机理及钻井液防塌技术》(优势明显,国家三大石油公司长期支持),提出“多元协同”防塌钻井液理论,防塌钻井液技术研究成果广泛应用于大庆、胜利、辽河、新疆吐哈、大港、冀东、江苏、河南等多数国内油田,创造出显著经济和社会效益。

(3)《油气钻探中防漏堵漏钻井液技术与应用》(CNPC重点项目),山东省科技成果鉴定为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4)《海洋深水钻井液完井液技术》,国家“863”专题、国家重大专项、三大石油公司重点支持课题。

(5)《特殊储层(疏松\裂缝\煤层气\页岩气)保护钻井液技术研究》,国家自然基金课题等。

(6)油基/合成基钻井液关键处理剂系列(有机土、高温降滤失剂、提切剂、封堵防塌剂、乳化剂、流型调节剂等)研发,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等重点项目。

(7)纳米材料在钻井液完井液中的应用研究,国家重大专项、中石油中石化重点课题。

(8)《新型钻井液添加剂研发与产业化》:超高温(降滤失、降粘、增粘)处理剂系列、新型高性能处理剂系列、低渗透处理剂、高效润滑剂系列、油层保护剂、深水钻井液水合物抑制剂、纳米钻井液完井液处理剂等。

(9)废弃钻井液处理及再利用技术,CNPC推广项目。

(10)高温高压井壁稳定化学-力学耦合模拟实验装置、高温高压动滤失和防漏堵漏模拟实验装置、深水钻井液模拟实验装置、超临界二氧化碳钻井液模拟实验装置的研发等。


◎获奖情况

获省部级以上奖励共8项,其中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省部级二等奖3项等。


◎荣誉称号

2013荣获青岛市拔尖人才称号;2011年获青岛市劳动模范称号;2003年被评为山东省知名技术专家;2000年被评为石油大学劳动模范,曾多次被评为优秀教师。

Layer 1 留言咨询 客服热线: 18150019696 15159723275 ( 周一至周五 8:30-18:00 ) (微信同号)

立即联系

相关专家

Layer 1

客服电话 (点击复制)

15159723275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意见反馈 帮助文档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