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与工作经历
2009.01获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油气井工程专业博士学位。
◎研究方向
招生/研究方向:
(1)油气井工程理论与技术:抗温240℃以上超深井固井技术、海洋深水固井技术、大位移井/水平井提高固井质量技术、井筒完整性评价及保障技术、承压防漏固井技术、控压固井技术及装备、防气窜理论与固井技术、废弃油气井永久性封堵技术。
(2)油气田化学与提高采收率技术:纳米多功能材料、智能仿生材料、自解堵储层保护新材料、耐温抗盐新型聚合物、高温钻井液降温微球、纳米乳液、耐温抗盐乳液聚合物、可降解高温暂堵材料等油气田化学关键材料研发与工程应用,油气田压裂返排液、采出水资源化利用技术,含油废弃钻屑资源化利用技术。
(3)非常规地质能源工程理论与技术:页岩油气、致密油气、煤层气、天然气水合物等固完井技术,地热井固井技术,页岩油原位热采、煤地下气化等耐超高温固井技术,CO2驱油与埋存井筒安全评价及保障技术,储气库井筒质量评价及封堵技术。
◎学术兼职
担任中国石油学会石油工程专业委员会钻井工作部固井学组委员、《天然气工业》期刊编委、《石油科学通报》执行编委,任学校专业博士培养指导委员会委员,兼任《SPE Journal》、《石油学报》、《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Construction and Building Materials》、《SPE Drilling & Completion》、《石油钻探技术》、《西安石油大学学报》、《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等期刊审稿人。
◎主讲课程
本科生课程:《海洋钻井工程》、《海洋石油工程》、《石油工程概论》、《新生研讨课》;
研究生课程:《高等油气井工程化学》、《现代油气井工程理论与方法》、《胶体应用化学》。
◎指导研究生
指导博士生10名、硕士生38名,指导研究生获省优硕士学位论文、校优硕士学位论文,毕业主要在国内211高校任教、三大油公司研究总院和各大油田研究院所从事科研工作。
◎承担科研课题
承担科研课题
作为负责人和骨干承担各类课题80余项,代表性科研课题主要有: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国家级),负责人;
2.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十一·五、十二·五专题4项(国家级),负责人2项、骨干2项;
3.国家自然科学重大项目课题1项(国家级),任务负责人;
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础科学中心项目1项(国家级),主要成员;
5.国家自然科学联合基金重点项目1项(国家级),任务负责人;
6.国家863计划课题1项(国家级),负责人;
7.中国石油集团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项目1项(省部级),负责人;
8.中国石油集团重大科技项目专题1项(省部级),负责人;
9.中国海洋石油集团重大科技专项子课题1项(省部级),负责人;
10.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省部级),负责人;
11.教育部博士点基金1项(省部级),负责人;
12.国家工程实验室开放基金课题1项(省部级),负责人。
◎获奖情况
2020年: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教学成果特等奖、中国石化联合会优秀图书奖二等奖;
2018年: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山东省教学成果二等奖;
2016年:中国石化联合会科技进步一等奖;
2011年: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论文;
2010年:山东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二等奖;
2006年:中国石化协会科技进步三等奖。
◎著作
参与编写专著《深水钻井工程》、《煤层气钻完井新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