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介绍
针对我国沿岸封闭海湾自净能力弱和滩涂、水体等典型生境退化严重的实际, 建立基于“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 DPSIR)”框架模型的封闭海湾生境退化 综合诊断技术,确定其生境退化的主导因素;开发基于有限元技术的浅海水动力 模型(SHYFEM)、充分利用潮、余流的稀释、输运能力降低湾内污染物积累的物理修复关键技术和综合利用盐土植物、大型藻类、贝类和多毛类改善水质和滩 涂底质的生物修复关键技术,建立“海岸-滩涂-浅海”一体化的生境修复示范区,编制相关技术标准;以 DPSIR框架模型为指导,提出封闭海湾典型退化生境的修复策略和对目标海湾(三沙湾)生境有针对性的、切实可行的修复技术方案,重点解决封闭海湾因积累性污染引起的生境退化问题。为提高我国封闭海湾生态 环境保护与修复能力,保障沿海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和决策咨询。
2)、负责团队
环境与生态学院 黄凌风团队。黄凌风教授,现任环境与生态学系主任。研发了拥有自主产权的首个海水生态浮床技术,牵头研发了基于物理修复和生物修复的封海湾生境修复技术,参与编制国际海洋局生态修复指南。
3)、技术特点和水平
通过充分调查和掌握封闭海湾生境(物理、化学、生物环境)特 征和生境现状,研究封闭海湾典型生境退化诊断技术,在科学判断目标海湾生境退化的主导因素的基础上,以封闭海湾系统及各典型生境子系统的物质输入输出通量为依据,结合水动力模型和物理修复技术的开发,有针对性筛选修复生物种类,开发改善封闭海湾水质和滩涂底质的生物修复关键技术十分重要。
目前对接与转化情况:建成了“海岸-滩涂-浅海”一体化的生境修复技术集成应用示范区。在福建宁德 三沙湾盐田港及毗连的溪尾湾建成了“海岸-滩涂-浅海”一体化的生境技术集成应 用示范区,示范面积 1500 公顷。
预期市场前景与效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期望合作方(如某领域的行业企业或科研院所、地方政府等):有湿地需求的地方政府。
所属产业
其他
所有权人/单位
厦门大学
专利状态
可产业化
合作方式
合作开发,其它
联系方式(电话)
18150019696;17350754772
成果流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