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介绍
福建省海产资源丰富,海产鱼类与甲壳类以其鲜美的口味和丰富的营养价值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但其加工过程未进行脱敏工序,可能会导致部分人发生过敏,严重影响消费者的健康与企业利益。本团队以科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按照构建了“技术集成创新一产品质量保障一产业化应用”完整体系的思路,利用食品加工方法加工,生物技术验证等过程,降低海产品过敏性,研发出低致敏性的系列产品。
项目包括11个专利,其中授权专利2项,为一种鱼子罐头的加工方法和一种降低蜻鱼罐头中组胺的加工方法;受理专利9项,分别为一种速冻鱿鱼米肠的加工方法,一种鱼肉粽的加工方法,一种竹筒海鲜蒸饭的加工方法,一种糖渍鱼肉紫菜包饭的加工方法,一种即食蟹脚的加工方法,一种低致敏性糖渍鱼糜制品的加工方法,一种低过敏性蟹肉松的加工方法,一种蓝圆鳝罐头的加工方法,一种低致敏性熟制章鱼的加工方法。
此系列产品的发明专利,主要以低致敏性即食产品为主,可直接投人市场。
在本团队根据前期基础实验理论研究,即经过免疫组学实验验证,发现美拉德反映和酶法交联可以降低食物过敏原的致敏性。依据此理论基础,研发出系列低致敏性即食产品。
所属产业
水产品精深加工,其他
所有权人/单位
集美大学
专利状态
可产业化
合作方式
技术转让,合作开发,其它
联系方式(电话)
18150019696;17350754772
所在地区
福建省
成果流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