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9日,马尾区四套班子主要领导在开春伊始就召集组织辖区福州名成水产品市场有限公司及百鲜食品(福建)有限公司等水产的一、二产龙头企业、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以及高校与行业专家、银行、协会代表在卧龙山庄召开了以“寻味马尾 预制未来”主题的马尾区水产品预制菜产业发展座谈会。 与会者围绕着水产品预制菜“一产接二连三”,建言献策绘蓝图,助推马尾区水产品预制菜产业强链补链,着力将水产品预制菜打造成马尾三大千亿产业集群之一。这也是马尾区今年开春落实省委“深学争优、敢为争先、实干争效”的具体实际行动,
他们的举措是: 一、依托产业聚集,凸显行业优势 马尾是全国最大的远洋渔获集散地,拥有最大的水产现货交易市场,在水产预制菜食品加工环节,拥有规上工业企业42家,年产能180亿元;销售贸易环节,拥有限上企业21家,年交易水产品200万吨、320亿元。有了强实的原料优势和基地优势,更具有行业发展基础和市场基础。 二、运用产业冷链,营造快捷物流 马尾也是全省唯一的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港口码头、冷链物流等基础设施完善,冷库库容、冷链物流配送能力均为全省之最。到2022年底,马尾已拥有31座冷库,库容超100万吨,约占全市的55%、全省的25%;拥有冷链物流配送企业93家,冷链配送车辆约1760辆,冷链物流配送网络辐射全国;与会专家指出,消费者消费预制菜既要快捷又要保质期长,还要少添加剂,马尾主打水产品预制菜,以冷冻方式储存,完全可以解决这一困扰。 三、搭建产业联盟,助融资降成本 与会企业希望马尾搭建平台助力水产品企业融资,推动冻品快递费用下降,应邀参会的金融、快递企业也进行现场对接。针对企业现场提出的问题,马尾区委、政府主要领导和马尾区商务局、市场监管局、工信局等区直部门现场办公。马尾区当天即成立马尾区预制菜产业联盟,促进成员企业产业互补、项目互动、资源共享。 四、参与文化融合,打造品牌优势 155年前,船政在马江之畔的马尾诞生,一场“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点亮中国近代工业之光。从此,建船厂、造舰船、制飞机、办学堂、引人才、兴海军……船政先贤将爱国自强、开拓进取、勇于创新、重视科教的精神,深深地烙印在马尾,烙印在中国近代历史长卷中。要围绕“留下宝贝、活化遗存、挖掘内涵、展示风采”的总体要求,让船政文化这一民族瑰宝与当代马尾水产品预制菜产业融合一起“活”起来、“火”起来,助力打响品牌。 五、培育产业基地,激活市场动力 马尾已培育了名成食品、海文铭、海中舟、百鲜等一批知名水产品预制菜企业,形成完整水产品产业链。海文铭水产品深加工项目(二期)10月将建成,二期在增加佛跳墙、花胶鸡等现有产品的产能的同时,还能生产鲍鱼捞饭等新品。此外,海文铭,中交汉吉斯、源洪、华闽在马尾布局的冷链食品项目也加快建设,正福冷链计划上半年开工建设超低温金枪鱼冷库配套加工厂项目。 六、用好产业政策,扶持重点发展 用好自贸区、综合保税区等政策,发挥原料集散地的优势,主动融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将在标准制定、产品研发、生产流通等方面出台配套扶持政策,指导行业企业用足用好扶持政策,制定预制菜品标准化生产的激励机制,推动引导水产品预制菜产业健康有序、高质量发展。
利用好“全闽乐购”、福品博览会、渔博会等活动,对接阿里巴巴、京东、抖音、美团等知名平台,发挥永辉、朴朴本土渠道的销售优势,引导预制菜企业拓展业务,提升销量。特别对海文铭的“佛跳墙”“大盆菜”,名成食品的“即食章鱼”,坤兴的“香辣鱿鱼”“福州鱼丸”,百鲜食品的“鱼籽香肠”,裕晖食品的“蒜蓉竹蛏”一批马尾预制菜企业的拳头产品要重点扶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