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榕规模化育苗
大黄鱼,体色金黄、肉质鲜嫩,有着“国鱼”之称,是东海四大经济鱼类之首。福建省是全国最大的大黄鱼养殖基地,宁德、福州是重要养殖区。
21日,记者在连江县坑园镇下屿村育苗场看到,12个育苗池整齐划分,一尾尾4厘米至5厘米长的“岱衢族”大黄鱼鱼苗游弋其中。用灯光一照,原本平静的水面瞬间“炸裂”开来,不计其数的小鱼苗在池子中此起彼伏地跳跃着,场面十分喜人。
“目前,育苗场育有约2000万至2500万尾鱼苗。”育苗员黄绍禄介绍,目前第一批下池培育的鱼苗成长到5厘米,已符合深水养殖条件。这标志着福州成功培育“岱衢族”大黄鱼鱼苗。
据了解,原产于浙江岱衢洋的“岱衢族”大黄鱼,是大黄鱼家族中的极品,脊椎骨可达27节,鱼身比普通大黄鱼更加修长,通体呈金黄色或虎黄色,鱼鳞有光泽,肌肉结实,富有弹性,口感也更接近野生大黄鱼,相当于大黄鱼界的“高富帅”,极受市场欢迎。
2021年,福建鑫茂渔业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卢统辉从浙江宁波引进“岱衢族”大黄鱼鱼苗,并投放到深远海养殖平台“定海湾1号”上进行试养,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正当他准备扩大养殖规模时,遇上一个难题——市场出现“一苗难求”。为了能规模化养殖,扩大经济效益,卢统辉决定自己育苗。
如何育苗呢?去年12月开始,技术人员先是进行了“选美”——从“定海湾1号”中挑选出500条体形健硕、27椎“岱衢族”大黄鱼作为母鱼亲本,然后进行催产和人工繁育。为解决水温、水质等环境适应问题,技术人员搭建了恒温水池和增氧设备,用流动的活水,分三批精心培育幼苗。最终,经过3个月的科学培育,成功繁育出一批连江本土的“岱衢族”大黄鱼鱼苗。
“这批鱼苗将在3月转移到深水网箱进行养殖,待成长至250克左右,就能‘入住’定海湾1号平台。”卢统辉表示,解决了苗种“卡脖子”的问题后,福州“岱衢族”大黄鱼从育苗到养殖、销售将形成产业链完整闭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