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是靓丽的生态资源,连江拥有3112平方公里海域和238公里长的海岸线,因海而生、向海而兴、依海而美。时下,连江县勇当“碳”路先锋,做好碳汇文章,走出一条海洋生态友好发展之路。


▲定海湾“百台万吨”深远海养殖平台

连江有着澎湃的“海洋生产力”:水产品总量稳居全省第一、全国前二。2022年,连江渔业产值超300亿元,稳居全国县级第一。连江海域已投放“闽投1号”以及“定海湾”“乾动”系列等11台(套)深远海养殖平台,跃升为全国规模最大的智慧牧场。

坐拥海洋优势,连江开启“先人一步”的绿色探索。

近日,纪某自愿认购5000吨渔业碳汇,用于弥补因非法采砂对渔业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这是连江县检察院依法能动履职,持续运用“生态检察+海洋碳汇”模式推进海洋生态修复工作的又一成功案例。

2019年5月,纪某在未取得相关海砂开采审批许可手续的情况下,伙同他人前往闽江口附近某处海域盗采海砂,并过驳销售给外地运砂船牟利,涉案金额达百余万元,不仅造成国家矿产资源损失,还对周边海洋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

纪某的行为已构成非法采矿罪,连江县检察院依法提起公诉。在追究纪某刑事责任的同时,办案检察官考虑同步推进生态修复工作。由于盗采海砂的海域不具备原地修复的条件,面对如何追究纪某海洋环境损害侵权责任、如何修复受损的海洋生态等问题,办案检察官翻阅大量资料、咨询专家意见,通过对纪某释法说理,促成其认罪认罚并自愿认购5000吨渔业碳汇,作为替代性修复方案。

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专家颜金培介绍,渔业碳汇属于海洋碳汇的一种,即通过渔业生产活动促进水生生物吸收二氧化碳,并通过捕捞和收获将这些碳移出水体,也被称为“可移出的碳汇”。渔业碳汇不仅可降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缓解水体酸化、减缓气候变暖,还能带来海洋生态改善、渔业经济转型和渔区民生改善等综合效益。

抢占海洋碳汇制高点,连江在“双碳”战略大局中展现“海上福州”桥头堡的担当作为——完成全国首宗海洋渔业碳汇交易;发布全国首个海洋渔业碳汇建设体系,签约落地全国首笔数字人民币海洋碳汇融资;上线全国首个县级海洋碳汇交易服务平台,与海峡股权交易中心合作,探索设立集海洋渔业碳汇和林业碳汇开发、测算、登记等于一体的一站式服务平台;颁发全国首张蓝色碳票,将碳汇的认证和交易进行合规化。此外,通过种植红树林的海岸修复模式,在马鼻等乡镇建起“滩涂上面种植红树林、滩涂表面养殖贝与蟹、滩涂下面养殖底栖鱼类”的立体化水上农林牧场,推动生态保护与区域发展协同互促。


Layer 1

客服电话 (点击复制)

15159723275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意见反馈 帮助文档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