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速览


【海洋政务】

◆“雪龙2”号完成大洋考察作业

◆浙江省海洋经济发展厅挂牌

◆广东实施海岸线占补指标交易

◆海洋二所与浙江三门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中国地质调查局首艘海岸带综合调查船正式列装

【海洋产业】

全国首个液化天然气冷能养殖示范项目出鱼

【海洋科研

◆我国首次批量布放国产深海Argo浮标

◆我国南海基础地质调查研究整装成果发布

◆海洋微生物降解塑料机制破译

◆海洋一所在南极陆架-海盆热交换研究取得重要进展

◆我国首个部级海平面变化与海岸侵蚀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获批建

◆自然资源部南海遥感测绘协同应用技术创新中心揭牌


【海洋教育

◆第一届全国海洋学教学大赛举办

◆上海海事大学成立两个新型高端智库

国际海洋动态

◆2023年欧洲海上风电装机容量增加3吉瓦

◆国际海洋考察理事会发布海上可再生能源路线图

◆多个公约秘书处将合作应对海洋垃圾问题

◆沙特阿拉伯大学创建海洋生物基因综合数据库



      

海洋政务



“雪龙2”号完成大洋考察作业

北京时间1月22日,中国第40次南极考察“雪龙2”号大洋队完成了本航次走航及大洋调查任务。通过多学科综合调查进一步加深了对阿蒙森海生态系统状况,特别是冰间湖的认识,以及其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调查发现阿蒙森海冰间湖生产力很高,而作为商业捕捞种的南极大磷虾主要分布在冰间湖外,相关调查结果对阐明该区域高生产力低输出效率的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此外,考察队首次在阿蒙森海系统开展营养级构建工作,获得较为丰富的生物种类样品,为构建阿蒙森海食物网以及探究营养关系中的关键物种提供科学参考。作业期间,一批新技术新装备得到应用,如中国极地研究中心研制的一套极地深水生态潜标,用于磷虾及环境参数的长时间序列观测;自主研制的测绘无人艇在南极开展测试等。

(来源:中国自然资源报)



浙江省海洋经济发展厅挂牌

1月20日,浙江省海洋经济发展厅揭牌仪式在杭州举行。新组建的省海洋经济发展厅划入了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省交通运输厅和省农业农村厅等部门相关职责,把海洋产业、海洋港口、海洋渔业、海洋科技、海洋执法等涉海涉港职能聚合统筹起来,聚合集成优势资源,进一步释放高度重视海洋经济发展的强烈信号,进一步形成加快建设海洋强省的强大合力,为海洋强国建设作出浙江贡献。

(来源:中国自然资源报)



广东实施海岸线占补指标交易

近日,全国首宗海岸线占补指标交易在广东省海岸线占补指标交易平台挂牌成交。广州市南沙经济技术开发区以20万元/米的价格竞得湛江市雷州市调风镇坎园村、卜昌村周边海域共计22.8米海岸线占补指标,成交价款共计456万元,实现了全国海岸线占补指标交易零的突破。此次海岸线占补指标交易成功,是广东自2017年实施海岸线占补制度以来又一个重要的里程碑,也是广东推进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改革的重大突破,为全国海岸线占补指标交易工作提供了经验借鉴。

(来源:中国自然资源报)



海洋二所与浙江三门

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近日,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与浙江省三门县人民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深度推进所县合作,进一步夯实双方在海洋生态建设和资源保护利用、海洋科技创新及成果转化、海洋文化教育等方面的合作基础,为促进三门县经济建设和海洋生态建设协调发展作出贡献。协议签订后,海洋二所专家及结对帮扶联络组成员同三门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等单位开展座谈,对海洋权益价格评估、海洋生态保护修复、“蓝色海湾”整治等内容进行供需对接,服务地方海洋经济发展。海洋二所团委与三门县部分单位团委签署海洋文化教育基地共建协议,在积极推广海洋文化中彰显青年价值。

(来源:中国自然资源报)



中国地质调查局首艘海岸带

综合调查船正式列装

近日,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首艘海岸带综合调查船“海洋地质十七号”在烟台正式列装。“海洋地质十七号”调查船由武汉船舶设计院设计、江西江新造船厂建造,是中国地质调查局首艘定位于海岸带综合地质调查与研究的新型多功能科考船。船舶排水量930.7吨,船身总长49.5米、宽12米,吃水2.7米,续航力不小于2500海里。全船采用双机双可调桨推进方式,配有艏侧推装置,具有良好的航向稳定性和操纵性。列装后,“海洋地质十七号”调查船交付烟台海岸带地质调查中心使用,将有力补充我国近浅海海洋地质综合调查装备力量,为海洋与海岸带自然资源开发利用、海上工程建设及海洋经济发展提供支撑。

(来源:地调局烟台中心)



      

海洋产业



全国首个液化天然气

冷能养殖示范项目出鱼

日前,全国首个液化天然气冷能养殖示范项目在广东大鹏液化天然气(LNG)接收站正式出鱼。该项目试验期投放的红鱼、笛鲷类鱼种在40天的试养观察期内各项生长生理指标稳定,已完全适应养殖水体环境,预计年产量可达10万斤。液化天然气与海水换热后,海水水温会降低约5摄氏度,根据不同季节一般保持在15摄氏度至25摄氏度之间,适宜高经济价值鱼类生长。项目建立了一套科学、立体的循环活水养殖系统,直接从接收站明渠中抽取低温、无菌的海水进入养殖系统,经过储水塔、冷水低温处理池、组合养殖箱、尾水池、尾水多级处理池的循环流动后,流回明渠,流进海洋,整个过程不会对海洋环境造成破坏。液化天然气冷能养殖示范项目产生的环境效益也较为显著。据测算,每小时1立方米海水温度降低5摄氏度,需要消耗5.8千瓦时的能量。养殖示范项目利用的冷能相当于每年为社会节约用电量197万千瓦时、减排二氧化碳1800吨。

(来源:人民网)



      

海洋科研



我国首次批量布放

国产深海Argo浮标

近日,由中国海洋大学牵头,崂山实验室、海洋二所、海洋所等单位共同参与的崂山实验室科技创新项目“深海Argo区域观测网建设”在西太平洋菲律宾海盆首次完成国产深海Argo浮标的批量布放。该批浮标包含5个6000米级“深海玄武”浮标和1个4000米级HM4000型浮标。这是我国首次批量布放国产深海Argo浮标,标志着我国深海Argo区域观测网进入常态化建设阶段。预计至2030年,我国将维持全球深海Argo观测网中近四分之一的浮标规模,成为Deep Argo子计划的重要贡献国。

(来源:青岛日报)



我国南海基础地质调查

研究整装成果发布

1月23日,我国南海海洋基础地质调查系统性整装成果正式发布。中国地质调查局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历时25年,完成了我国南海管辖海域11个国际分幅的1:100万区域地质调查研究,实现了对南海基础地质调查的全面覆盖。其调查研究成果集结成《南海及邻域海洋地质系列丛书》,并已出版发行。基于实测资料,科研人员全方位、立体式地展现了南海及邻域的地形地貌、晚第四纪地质、地层与沉积体系、中—新生代地质构造演化、矿产资源类型与分布、海洋环境与地质灾害等情况;揭示了南海的地壳和岩石圈深部结构,重塑了南海及邻区构造格局,厘清了南海中生代以来的地层发育特征和沉积演化过程,为南海的石油、天然气、天然气水合物(可燃冰)、重金属砂矿、深海多金属结核、结壳等矿产资源的勘探开发提供了重要的地质理论支撑。通过系统分析海量的实测地形数据,在南海新识别出海底地貌单元36个、三级地貌类型47类;系统命名了384个南海海底地理实体,已经过主管部门批准向社会公布应用,在我国海洋自然资源管理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来源:中国自然资源报)



海洋微生物降解塑料机制破译

近日,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深海微生物代谢机制与环境作用创新团队报道了两类常见塑料垃圾的深海微生物降解过程,探究了深海沉积物中潜在降解菌的降解机制,以及微生物塑料降解的负面作用。研究发现,深海细菌一方面确实参与了塑料的彻底降解,同时也促进了微塑料的形成与环境释放。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是目前世界上最常用的聚酯类塑料,全球每年生产量近7000万吨,常用于饮料瓶、包装材料等。由于PET比重大于海水,容易沉降到海底,是深海环境中丰度最高的塑料类型之一。研究采集了来自西太平洋的深海沉积物(5000米左右水深),以PET为唯一碳源与能源在实验室富集一年后,获得了PET降解菌群。研究首次证明了深远海沉积物中存在PET塑料降解菌,它们在原位环境中可能缓慢降解沉到海底的塑料垃圾。另外,该团队还利用广泛分布的两株海洋细菌来观察其对聚苯乙烯(PS)塑料生物降解与微塑料的形成过程,该研究为深入理解海洋微生物介导的塑料碎片化过程与纳米塑料来源及环境归宿提供了参考。

(来源:中国自然资源报)



海洋一所在南极陆架-海盆热

交换研究取得重要进展

近日,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海洋与气候研究中心青年学者高立宝联合国内外多位知名科学家,在南极陆架-海盆热量交换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相关成果发表于国际知名学术期刊《自然·通讯》。该研究揭示了暖涡旋跨陆坡输运的物理过程及其在南极陆架-海盆热量交换中的重要作用。同时,进一步基于模式结果预估,南大洋的西风将继续增强和南移。这可能会导致更多的暖涡旋向陆架入侵,导致南极冰架快速融化和加剧全球海平面上升。上述科学发现有助于进一步理解南大洋热量再分配过程,以及南极海冰和冰架的变化机理,为南极近岸观测计划优化、数值模式发展及气候预测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

(来源:中国自然资源报)



我国首个部级海平面变化与

海岸侵蚀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获批建

近日,国家海洋信息中心牵头的环渤海海平面变化与海岸侵蚀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顺利通过自然资源部组织的综合论证并获批建设。该站是我国首个聚焦海平面变化与海岸侵蚀的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也是国家海洋信息中心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创新中心之后,获批建设的又一个自然资源部科技创新平台。下一步,国家海洋信息中心将深入推进多时空尺度下海平面长期演变规律及成因机制、海平面上升精细化预估及极端水位预测、海平面上升与海岸演变过程、海岸侵蚀应对及生态减灾评估等方面的系统性联合观测研究,提升气候变化与地质灾害领域自然资源科技创新水平和效能,推动高质量科技创新成果产出,为区域岸线资源管理、海洋防灾减灾、生态文明建设及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决策建议及科学解决方案。

(来源:国家海洋信息中心)



自然资源部南海遥感测绘协同

应用技术创新中心揭牌

近日,自然资源部南海遥感测绘协同应用技术创新中心揭牌仪式暨第一届技术委员会会议在广州以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行。在第一届技术委员会会议上,与会人员就如何发挥好“1+3+N”建设模式及技术委员会的作用、深化合作共建、推动关键技术研发攻关、强化成果转化、加强创新人才队伍培养等方面进行研讨。南海遥感测绘协同应用技术创新中心由自然资源部南海局主管,以自然资源部南海发展研究院为依托单位,联合武汉大学、航天彩虹无人机股份有限公司、广东航天宏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等三家单位共建。潘德炉院士、龚健雅院士、陈军院士等11位创新中心技术委员会委员,部科技发展司、涉海主管部门、高校、科研院所、业务单位的领导和嘉宾,以及共建单位代表、南海局机关及局属单位代表线上线下参会。

(来源:自然资源部南海局)



      

海洋教育



第一届全国海洋学教学大赛举办

1月20日至21日,第一届(2024)全国海洋学教学大赛在海南省三亚市举办。大赛旨在搭建新的海洋学课程教学创新与交流平台,促进海洋学教师发展,推动海洋学课程质量提升。本届大赛由教育部高等学校海洋科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中国海洋大学、国家级海洋学课程虚拟教研室主办,海南热带海洋学院承办。大赛前期通过自主报名、专家审核、单位推荐等环节,共确定27所高校的27位选手现场参赛。本届大赛特邀中国科学院大学、厦门大学、中山大学、国防科技大学、广东海洋大学、天津科技大学、海南热带海洋学院、中国海洋大学的10位国内海洋科学领域知名学者担任评委。大赛吸引了全国30所涉海高校的近百名参会代表现场观摩。经过激烈角逐,最终评出一等奖6名,二等奖8名,三等奖13名。海南热带海洋学院获“优秀组织奖”。本次大赛是首次举办的全国性海洋学课程教学大赛,有利于发挥优秀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在全国范围内带动教师践行立德树人,钻研教学、创新教学,多维度提高课程质量,提升我国海洋学课程整体教学水平,为海洋强国人才的培养夯实基础。

(来源:中国海洋大学)



上海海事大学成立

两个新型高端智库

1月20日,上海海事大学国家海洋研究院和国家高端航运服务研究院成立。此次新成立的两个研究院将上海海事大学现有多个高水平研究机构的资源进行整合,既设专职研究人员,又从校内外聘请兼职研究人员,并组建专家库。在运行机制上,设立决策咨询机制、沟通协调机制、传帮带机制、激励约束机制。在工作目标上,通过平台搭建、智库成果、课题研究、品牌论坛,努力成为具备较强海洋强国、航运强国国家战略服务能力的跨学科综合性智库群。上海海事大学党委书记宋宝儒表示,上海海事大学是一所航运特色鲜明的高校,通过整合、优化配置校内外涉海、航运人文社科研究资源,争取打造上海市重点智库,努力建设高端国家智库。上海海事大学校长初北平表示,上海海事大学将以高端智库建设来提升服务国家战略和航运业高质量发展的能力,积极发出“中国声音”“上海声音”“行业声音”,助推高水平学科专业发展和高素质航运人才培养。

(来源:文汇报)



      

国际海洋动态



2023年欧洲海上风电装机

容量增加3吉瓦

近日,根据欧洲风能行业协会的数据,2023年,欧盟海上风电装机容量新增了3吉瓦,海上和陆上装机容量总计新增17吉瓦。其中,德国新增海上风电装机容量最多,其次是荷兰和瑞典。法国2023年未启用任何新海上风电场,但预计圣布里厄和费康海上风电场将在2024年投产,届时,法国的海上风电装机容量将从500兆瓦增至1.5吉瓦。风能是葡萄牙最大的可再生能源发电来源,满足了葡萄牙29%的电力需求。截至目前,葡萄牙几乎所有的风力发电场都在陆上,其于2023年11月启动了首次海上风电拍卖,希望利用本国在大西洋沿岸丰富的风力资源,开发更多的海上风能。

(来源:中国自然资源报)



国际海洋考察理事会发布

海上可再生能源路线图

近日,国际海洋考察理事会(ICES)发布海上可再生能源路线图指出,海洋可再生能源产业快速扩张,导致与其他海洋产业的冲突日益加剧,其造成的社会生态影响尚不确定。路线图显示,2024年~2025年ICES在海上可再生能源方面的优先事项包括:评价海上可再生能源发展与其他行业发展之间的关系,制定海洋空间规划实践准则;制定并发布支持基于生态系统的管理所需监测、评估准则及标准;采用基于生态系统的方法,支持海上可再生能源的可持续发展,服务国家政府、区域和行业的需求;制定解决方案以弥补数据差距等。

(来源:中国自然资源报)



多个公约秘书处将合作

应对海洋垃圾问题

近日,《内罗毕公约》《巴塞尔公约》《鹿特丹公约》《斯德哥尔摩公约》秘书处宣布将合作应对日益严重的海洋垃圾问题,特别是西印度洋地区的塑料和相关化学品。这一伙伴关系旨在增强西印度洋地区国家能力,以便在有关全球塑料条约生效后实施该条约。此外,塞舌尔政府曾于2023年12月主办研讨会,来自科摩罗、肯尼亚、马达加斯加、毛里求斯、莫桑比克、塞舌尔、索马里和南非的代表出席,探讨修订西印度洋地区的海洋垃圾区域行动计划。

(来源:中国自然资源报)



沙特阿拉伯大学创建

海洋生物基因综合数据库

近日,沙特阿拉伯阿卜杜拉国王科技大学创建了名为“KMAP全球海洋基因目录1.0”的综合数据库,包含从2100多个海洋样本中收集的3.175亿个基因组,是全球首个绘制海洋生物(主要是微生物)基因蓝图的数据库。该数据库可为监测全球变暖、污染和其他人为因素造成的海洋环境变化提供基线,使研究人员能够就特定栖息地和微生物类别形成有针对性的研究。该数据库还提供新的视角来预测由气候变化驱动的变化后果,如海洋变暖、脱氧和酸化。该研究结果发表在《科学前沿》杂志上。

(来源:中国自然资源报)



编辑:史卓然、陈嘉楠




Layer 1

客服电话 (点击复制)

17350754772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意见反馈 帮助文档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