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章来源于海鲜指南 ,作者海产专业媒体

海鲜指南.

海鲜指南(Seafood Guide),海产专业媒体。


* 本文信息来源:海鲜指南


近年来,海洋牧场正如火如荼地发展中,适养什么品种、面临何种问题成为大家关注的重点,深远海未来将如何发展?张殿昌提到:“拦路虎”仍须技术攻关扫清

深远海空间的拓展是保障优质水产品供给的非常重要的途径之一,中央一号文件连续两年都明确提出要发展深远海养殖,2023年6月农业农村部等部委联合发布《关于加快推进深远海养殖发展的意见》《全国现代设施农业建设规划》,支持推进深远海设施渔业拓面提质,建设重力式网箱、桁架类网箱和养殖工船,推动深远海养殖全产业链发展。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优质蛋白的需求不断增长。2023年我国水产养殖总量达5812万吨,预计到2035年水产养殖总量将达到7000万吨,在国家严控捕捞的背景下,目前捕捞产量基本呈现稳中下降的趋势,未来增量大部分都将来源于水产养殖。同时,内陆的淡水养殖空间趋于饱和,近海工业发展迅速挤占养殖空间,深远海养殖发展势在必行。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研究员、国家海水鱼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农业农村部南海水产育种创新基地主任张殿昌就深远海养殖发展情况、适养品种的筛选、急需解决的问题以及新技术的发展提出了他的看法。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研究员、国家海水鱼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农业农村部南海水产育种创新基地主任 张殿昌


海洋牧场建设如火如荼,适养品种需满足“四原则”


近年来中国深远海养殖发展的情况如何?

张殿昌:80年代,中国海水普通网箱养殖兴起,随后迅猛发展成为海水养殖重要产业。1998年,海南引进挪威高密度聚乙烯HDPE圆形浮式网箱,开启了中国深水网箱养殖先河,2017年,中国开始研发大型桁架类网箱,探索深远海养殖。随后深远海养殖迅速发展,截至2022年海水网箱养殖产量103.41万吨,占海水鱼养殖产量53.7%。桁架式网箱近年来发展迅速黄渤海最典型的即“深蓝1号”“经海001”等,东海的“振渔1号”“闽投1号”,南海的 “德海1号”“海威1号”等,今明两年也会有一批新型的桁架式网箱下水。


重力式网箱从2000年开始建设,发展到现在已有2万余口,分布养殖水体达500-5000立方,作业水深12—30米,造价在30万-80万之间,目前整体产业链发展已趋于成熟。

另外一种深远海养殖模式即养殖工船,国信1号是全球首艘10万吨级智慧渔业大型养殖工船,养殖水体近9万立方,游弋式养殖模式,自动化程度最高,实现船上舱养和鱼类加工。同时,国信二号也在建设中,除此以外广东还有其他类型养殖工船在建。

大型围栏式养殖常见于山东、浙江,养殖水体数万至数十万立方,分为离岸式围栏和连岸式围栏两种类型,具有抗风浪能力强、养殖空间大等优点,但造价成本高,施工难度大,其在大黄鱼的养殖方面也比较成功。

特别是去年以来,广东在推进现代化海洋牧场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措施,积极推进建设“上广东”,沿海地区组建了一系列开展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的平台公司,如火如荼地发展桁架式网箱和重力式网箱,同时海南也在积极推进“海上海南”建设。

深远海“养什么”是专家学者、企业家的关心重点之一,您怎么看深远海养殖品类的选择?

张殿昌:能抵抗较强的洋流、能利用大养殖空间、能摄食人工配合饲料以及能进行冷冻保鲜和加工满足这四点要求才是真正能够在深远海实现大规模养殖的品类。


与不同的海域环境、洋流情况结合相应的装备才是最终决定因素。对北方来说,冷水区域虹鳟、大西洋鲑、许氏平鮋等是主要选择;在东海未来有可能会推进养殖蓝鳍金枪鱼,目前东海大黄鱼主要还是以近岸网箱和围栏式养殖为主,也正在开展能够抵抗更强洋流的大黄鱼新品种选育研究,以期推向更深远的海域养殖;南方特别是在广东、广西、海南地区,金鲳鱼是深远海养殖的首选,因为它生长速度非常快,抗洋流能力较强,已解决了配合饲料的问题,冷冻保鲜和加工特性也非常好,目前已经达到二十余万吨的年产量,成为我国第二大海水鱼养殖品种,黄鳍金枪鱼也是南海非常值得开发的适养新对象,目前我们南海所已完成了黄鳍金枪鱼的亲本驯养工作,初步实现了亲本催熟催产,获得了受精卵,期望不久的将来能够突破金枪鱼的人工繁殖技术,为深远海养殖提供更多的品种选择。


深远海养殖的“拦路虎”仍须技术攻关扫清


深远海要实现持续、健康、绿色养殖产出,您认为需要从哪些方面来考虑?

张殿昌:目前深远海养殖中亟须考虑的问题可分为安全、苗种、管控、维护四个方面。


首先,如何保障设施施工的安全,设施装备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是养殖成败的关键,即网箱是否具备抗拒台风、洋流的能力,相关养殖设备防破网、锚固稳定、耐波性、结构强度等。


其次,如何开展高效的养殖,主要涉及的是生物安全,其中包括苗种是否适合深海、大规模养殖、能否培育这些具有突破性的新品种。同时,根据不同的品种进行具体分析,调整提升饲料利用率,以达到促进鱼类健康、绿色生长的要求。


另外,管控也是关乎深远海养殖效率的重要问题,在不具备人员常态驻守管理或遇恶劣天气人员需撤离时,及时保障养殖生产程序的高效运转。


最后,深远海养殖离不开日常的维护,也需要不断地更新配套装置,提升辅助船的技术,未来深远海养殖将更加智能化,以满足在风浪中操作的高要求。


目前深远海发展迅速,您认为在当下深远海技术方面有哪些需求?

张殿昌:我认为深远海养殖技术还需要关注以下6个方面:适养品种筛选与新品种培育、安全高效养殖设施装备技术、高效养殖技术和工艺体系、绿色精准营养调控关键技术、加工流通与品质调控技术、智能决策与远程控制技术


首先,适宜深远海养殖品种筛选与新品种培育方面,一方面要加强卵形鲳鲹、大黄鱼、鲑鳟等深远海主养品种选育,针对生长、饲料利用率、抗病、抗逆、品质等性状,培育多性状聚合的突破性新品种,实现提质、降本、增效,推动深远海养殖产业发展;另一方面要突破金枪鱼、鰤鱼等深远海适养新对象苗种规模化繁育技术,推动深远海养殖品种向多元化发展。


其次,安全高效养殖设施装备技术方面,着重解决海域选址科学论证、力学分析理论技术、结构安全评估技术、海上系泊安装技术、大型网衣服装配工艺,鱼类行为检测技术、养殖监测预警技术等保障养殖设施及生物安全,在深远海大空间中配置预警监测系统,更好保障养殖鱼类安全,精准把控大水体中生物量、投料量等。


精准营养调控是降低饲料系数,增加效益的关键。目前关于深远海养殖的种类研究基础相对薄弱,基于不同的养殖环境和生长阶段构建完善的营养需求参数数据库,开发满足适养品种不同生长阶段和养殖环境营养需求的配合饲料,提高饲料的综合利用效率。


精深加工流通与品质调控技术方面,随着预制菜的火爆,创造出更好的产品需要高效的保鲜技术的支撑,即便是全国接受度相对较高的金鲳鱼,在保鲜方面仍然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建立水产品鲜度、质构、风味等品质精准调控技术体系,有利于增加消费者第一次品尝的好感度,为之后的市场开拓打下基础。


最后,在智能决策与远程控制技术方面,构建信息化大数据平台,基于智能感知技术和5G通信技术,对生产中的各个要素进行科学地规划和预测。


将来,无论哪一种模式都能找到一个适合的盈利点,希望未来大家一起努力,共同推进深远海养殖产业的发展。

文章用于学习与交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Layer 1

客服电话 (点击复制)

17350754772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意见反馈 帮助文档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