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九月,仓满鱼肥。入夜,星光之下,在福建漳州东山铜陵镇海面上,水中渔船齐聚,岸上万商云集,一派产销两旺的景象。撒网、捕捞,装箱……一车车网箱养殖蓝圆鲹丰收上岸,抵达千家万户的餐桌

蓝圆鲹,闽南俗称巴浪鱼。从野生捕捞到人工养殖,养殖蓝圆鲹正成为福建渔业一张新的亮丽名片。福建省第一次水产养殖种质资源普查结果显示,目前福建省内蓝圆鲹的人工养殖集中于漳州市东山县,东山县蓝圆鲹养殖从业人员达2000余人,蓝圆鲹年产量达8000吨,年产值5亿元。一尾小鱼苗,游出富民大产业,这背后,是福建加快发展海洋新质生产力的生动实践。


▲巴浪鱼养8~10个月就能上市,肉质口感肥美多汁。来源:福建日报

蓝圆鲹,是我国南海、东海海域重要的暖水性中上层经济型鱼类,渔船捕捞作业的主要渔获物之一,也是深远海适养品种。

本世纪初,我省渔业科研人员尝试将近岸的蓝圆鲹鱼苗收集到网箱中进行养殖试验,取得较好效果。在网箱养殖条件下,蓝圆鲹生长快、食性杂,仅需8至10个月就可达到上市规格,而且与野生品种相比,养殖蓝圆鲹肉质肥满细腻,营养价值高,深受消费者欢迎,市场价达到120~160元/kg,约是野生的十倍。


▲养殖巴浪鱼(上)与野生巴浪鱼(下)相比,在个头上差异明显。来源:福建日报

然而,长期以来,养殖的蓝圆鲹苗主要依赖野生捕捞,导致苗种供应不稳定且受季节影响较大。2023年,福建省水产研究所开展了“蓝圆鲹人工繁育和养殖关键技术研究”。

经过2年的跟踪调查,研究人员收集了近3000尾蓝圆鲹亲鱼,在福建省东山县初步建立了蓝圆鲹种质资源基地。研究发现,蓝圆鲹人工繁育成功的重点是亲鱼的保活,以及性腺成熟季节的掌握。


2024年5月,研究人员在东山县渔排对数百尾蓝圆鲹亲鱼进行人工催产,实现自然产卵,获得受精卵60万粒,并开展人工培育研究。蓝圆鲹仔鱼在孵化后1个月的时间内从0.8mm长到体长1.53cm,而从仔鱼养成商品鱼的技术及环境参数试验还在进行中。蓝圆鲹在人工养殖的条件下经过1.5年的精心饲养一般可达到150~200g的商品规格,该物种人工繁育的成功突破,为我省深远海养殖拓展了新赛道、新方向。


蓝圆鲹仔鱼孵化后第22天,体长可达1.1cm以上。视频内容为烧杯内体色正常,发育良好的仔鱼。

近年来,福建深入践行大食物观,以创新发展“福渔强芯”为抓手,连续实施四轮水产种业创新与产业化工程项目,加强新品种新品系开发力度,积极构建“育繁推一体化、产学研相结合”的现代水产种业体系,推动“海上粮仓”建设取得新成效。

良种不断充盈,“海上粮仓”正成为福建潜力无限的“粮袋子”之一。2023年,福建稳居全国海水种业规模第一,年均繁育鱼、虾、贝、藻等苗种接近2万亿单位;全省海水养殖产量579.8万吨,居全国第二。向海图强,福建还将加快海洋强省建设步伐,着力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发展海洋新质生产力,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福建篇章增添蓝色动能。





来源: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局

本文转载自海上福建公众号

Layer 1

客服电话 (点击复制)

17350754772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意见反馈 帮助文档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