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心聚力谋发展 砥砺奋进谱新篇
加快打造现代化国际城市建设的
重要承载重要枢纽重要窗口重要平台
中共连江县委书记 陈劲松
连江县人民政府县长 高双成
七十五载谱华章,奋楫扬帆启新航。在党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连江县历届班子善于继承、勇于创新,地区生产总值从1176万元增长至2023年的788.25亿元,先后荣获全国县域高质量发展百强县、全国GDP百强县、全国县域发展潜力百强县、全国双拥模范县、全国生态县,获评“中国温泉之乡”“中国鱼丸之乡”“中国海带之乡”“中国鲍鱼之乡”以及中国生态食材之都、美食地标之都。
海洋经济潮头正盛。以粗芦岛为依托,扎实推进福马产业合作园先行先试区、国家远洋渔业基地和国际水产品交易基地,以及海工装备、数智渔业、海洋生物科创高地“一区两基地三高地”建设。大力实施水产种苗培育创新工程,研发培育了鲍鱼、海带、大黄鱼、扇贝、海胆、牡蛎等20多种高优品种;实施“百台万吨”深远海养殖工程,以工业化思维打造“海上粮仓”,引领带动传统养殖向以数字化、体系化为特征的海洋牧场3.0版转变;实施远洋渔业拓展工程,2023年远洋捕捞产量达21.2万吨,占全省捕捞产量的38.47%。持续培育壮大水产品精深加工产业联盟,全县水产品加工企业突破100家、规模以上加工企业65家。创建“海连江”区域公共品牌,建设渔业碳汇体系,打造“世界渔都”城市IP,构建海洋经济全产业链,渔业产值从2021年起连续3年居全国县级首位,水产品总量连续40多年位居全国县级第二。
产业结构华丽蜕变。福州物流城先后招引落地19个产业项目,总投资达200亿元,初步形成食品流通加工、城市物流配送、电子商务三大产业集群,推动智慧物流、智慧渔港、智慧园区融合发展。坚持“以园聚链、以链集群”,可门园区集聚了高端精细化工、高端新能源新材料、光热新材料、电力能源、港口物流五大产业集群,2023年园区工业产值561亿元,货物吞吐量5274万吨,入选全国化工园区综合竞争力百强榜单。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加速贵安温泉旅游度假区、环马祖澳滨海旅游度假区国家级创建步伐,接续涌现出旗冠顶、古石、后沙等众多“网红打卡点”,集聚愈来愈多的人气流量、产品流量、价值流量。三次产业比例由1949年的85.1∶4.0∶10.9调整为2023年的24.6∶37.4∶38.0,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两岸融合硕果累累。充分发挥近台邻马优势,在以通促融、以惠促融、以情促融的基础上,强化“以产促融”模式,形成连马两地共同磋商制定的融合发展清单,落地两岸数字经济电商产业园,设立台资产业增信基金,积极推动福马产业合作园先行先试区、海峡两岸深远海养殖园区、马祖在大陆的“物流飞地”等平台建设。以“连江很美·马祖很近”为主题,持续打响连马特色文旅品牌,打造了连马音乐节、“三月三”连马少数民族文化节、世界渔都·连马家宴等两岸融合发展工作品牌,“连马一日生活圈”加快构建,连马两地产业黏合度持续提升。
连江县将牢记当年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我们在“海上福州”建设中“不但要走在福州的前头,还要走在全省、全国的前头”的殷切嘱托,念好“山海经”、唱好“对台戏”,努力建设更高水平“海上福州”、推动榕台融合发展和扩大对外开放的示范区、先行区、桥头堡,打造现代化国际城市建设的重要承载、重要枢纽、重要窗口、重要平台。

黄岐半岛国家级鲍鱼健康养殖标准化示范区 。包华 摄
“海洋,我历来是关心的。”习近平同志在福州工作时提出建设“海上福州”,担任福建省领导后提出“海洋强省”战略。今年,是“海上福州”战略构想提出30周年。
作为“海上福州”战略构想的重要孕育地和实践地,连江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始终牢记“江海兴,则福州兴”,怀着特殊感情、带着特殊责任、扛起特殊使命,抢抓战略机遇,用好资源禀赋,以更高站位、更宽视野、更大格局谋划推动“海上福州”桥头堡建设。
现代化海洋产业链朝气蓬勃,台胞台企台青登陆第一幸福家园呼之欲出,向新逐质赋能高质量发展……源自大海的澎湃动力和接力传承,让连江被更多人所看见,挺立时代浪潮的风口,走在历史舞台的前列,从谋篇布局的“大写意”进入精雕细琢的“工笔画”新阶段,阔步向前融入现代化国际城市建设。
乘风破浪 加快打造“海上福州”桥头堡
金秋时节,海风轻拂、天空湛蓝,一批特殊的养殖大黄鱼从连江定海湾“游”向市场——这些大黄鱼不是圈养在近岸200米内的网箱里,而是生活在距离海岸3公里的深远海。这种新方式养殖的大黄鱼,单位产值是传统养殖方式的10倍。
能在3公里外深远海养鱼,源于连江实施“百台万吨”深远海养殖工程,以工业化思维打造“海上粮仓”。目前,连江海域已投放11台(套)深远海养殖平台,包括“闽投1号”“乾动1号”“定海湾1号”等,投放数、投产数均位居全国第一,建成目前全国规模最大的海上智慧牧场。

定海湾“海上牧场”。
“这里不仅是大黄鱼的‘跑马场’‘深水豪宅’,还是智慧化沉浸式海洋研学基地。”“闽投1号”运营部门负责人范永杰说,作为我国首个深海智慧渔旅平台,该平台还配有海景客房、智能会议室、海上餐厅、亲水平台、智慧渔业体验中心、休闲垂钓区、海洋文创天地等,满足游客吃住游娱学需求。
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溯源连江蓬勃发展的深远海养殖产业,指向30年前一个关于“海上福州”的战略构想。
“福州的优势在于江海,福州的出路在于江海,福州的希望在于江海,福州的发展也在于江海。”20世纪90年代,习近平同志在福州工作期间亲自擘画了建设“海上福州”的宏伟蓝图。
连江牢记嘱托、向海图强,238公里海岸线、3112平方公里海域面积愈发富饶,渔业产值从2021年起连续3年居全国县级首位;水产品总量稳居全国县级第二位,打造了从种业、养殖、装备到远洋、精深加工、销售、文旅等多领域的海洋经济产业链。

福州(连江)国家远洋渔业基地。包华 摄
实施水产种苗培育创新工程,大力培育官坞水产、源丰鲍业等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育繁推一体化种业龙头企业和现代种业基地,打造水产种业“连江芯”,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世界渔都·连江福品”产业推介周活动在京启幕。
……
只要勇于乘风破浪,就能收获大海的馈赠。一个个案例、一组组数据,正是连江加快打造“海上福州”桥头堡的生动写照,强劲的“蓝色引擎”助力福州奋楫扬帆。
紧抓浪潮 构建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先行先试区
历史的笔触大开大合,时代的洪流滚滚向前。如果说余光中的《乡愁》,写出两岸“我在这头,你在那头”朝思暮想的无奈,那么而今这“一湾浅浅的海峡”早已不是不可逾越的屏障。

连江环马祖澳滨海旅游度假区网红打卡点。林双伟 摄
——以产促融,前瞻布局给予两岸经贸前景想象空间。在深化连马合作启动仪式上,集中签约连马两地在海洋、电商、康养等11个方面合作事项;在粗芦岛设立福马产业合作园先行先试区,谋划建设入境水产品加工集散中心、台湾远洋渔船靠泊、远洋渔获上岸定点口岸,打造闽台海洋经济融合发展示范基地;在贵安片区落地两岸数字经济电商产业园,同步谋划推进两岸医疗康养合作;将黄岐镇作为两岸融合发展试点镇,拟设立台湾免税商场和离境退税点,探索建立台湾大陆商品退换服务中心、台胞个人小包裹中转仓……
——以通促融,守正创新助力福马“同城生活圈”建设。福州港区黄岐口岸通过国家级验收,并正式扩大开放。连马“小三通”航线实现全面常态化复航;黄岐客运站开通边检快捷通道。加快推动榕马供水先行工程、福马通桥大陆侧等项目建设,持续完善黄岐半岛5G等基础配套;黄岐对台小额贸易航线复航,全面完成后方陆域整治提升工作,研究出台补助政策,推动对台小额贸易健康发展……

台胞职业资格服务窗口。
——以情促融,全局视角实现“两岸一家亲”。持续健全连马双方常态化开展相互参访、信息交流、协调磋商工作机制。打造连马音乐节、连马和美乡村健康跑、“三月三”连马少数民族文化节、世界渔都·连马家宴等两岸融合发展工作品牌。设立“里山外山记忆馆”,进一步增进台胞认同感……
“做对的事情,就坚决而行!”马祖县长王忠铭告诉记者,“要把与连江融合发展注入到马祖的发展蓝图中,借助‘母乡’的力量,才是未来马祖要走的路。”
“新”潮澎湃 奋力建设现代化国际城市坚强北翼
“海上福州”桥头堡建设,关键在高质量。作为全国海洋大县、对台前沿阵地,连江亮出向新姿态,港、产、城融合发展,在现代化国际城市大潮中乘风而起。

申远新材料一体化产业园。申远公司供图
这里演绎一个港口的恢宏史诗。可门港区可建万吨级以上码头31个,可门园区聚集了近40家民企,全球最大己内酰胺生产基地日夜运作,全球最大锂电池绿色循环利用基地加速成形,两大千亿级产业“双链共舞”,加速奔向千亿临港产业新城、国际一流亿吨大港。一个全产业链优化升级、全要素支撑有力、新经济蓬勃发展的产业高地,正奋力书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福州现代物流城加速崛起。
这是一条两岸文旅的融合之路。如何在激烈的文旅产业竞争中突围?立足黄岐半岛滨海旅游资源、岸线资源和对台特色,环马祖澳滨海旅游度假区应运而生,深度串联福州“天涯海角”苔菉镇、“紫菜之乡”浦口镇、“海上画廊”筱埕镇、“鲍鱼之乡”安凯乡、“海上明珠”黄岐镇。当前,度假区顺利通过省级创建验收,正在争创国家级,力争为两岸游客带来更多“诗和远方”。
“我们坚持‘3820’战略工程思想精髓,大力发扬开拓创新、实事求是、坚韧不拔、顾全大局的改革‘四种精神’,争当建设更高水平‘海上福州’、推动榕台融合发展和扩大对外开放的示范区、先行区、桥头堡,努力打造现代化国际城市建设的重要承载、重要枢纽、重要窗口、重要平台。”陈劲松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