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回大地,万物复苏。在这充满生机的季节里,福建的渔民们正抢抓农时,投身于繁忙的播种与收获之中,一幅幅生动的海上春耕图正徐徐展开。
3月12日早晨,海雾像一层薄纱,轻轻地笼罩在福建连江黄岐半岛附近海域的鲍鱼养殖区,远处整齐的渔排和若隐若现的岛屿,构成一幅“海上牧场”的美丽画面。
3月18日,夕照下的霞浦滩涂美景如画。霞浦县依山面海,有510公里海岸线、442个大小岛礁、10多个沙滩,海上日出、海岸滩涂美景享誉中国摄影圈,吸引了大量摄影爱好者前来采风。
3月10日,“福远渔9199”轮在福州(连江)国家远洋渔业基地鸣笛启航,前往南极开展磷虾捕捞加工作业。作为我省首艘自主设计建造并入级中国船级社的远洋捕捞渔船,“福远渔9199”轮配置了世界先进的捕捞和加工系统,填补了我省在极地远洋渔船建造领域的空白。
在福州市连江县苔菉镇后湾村海域,渔排上,人声鼎沸,数十名渔民相互配合,开盖、投苗、关盖、下水等一系列操作一气呵成,不到两三分钟,一厘米大小的“鲍鱼宝宝”就从网袋搬进“新家”养殖网箱中,顺利入海……
在平潭幸福洋地块的海水养殖区域,随着阵阵机械轰鸣声,8艘渔船将最后一批花蛤苗从海上运抵岸边。岸上作业人员通过起重机,将一袋袋沙苗混合物倒在指定的工作区域,工人们合力将其均匀地平摊开来,并将这些花蛤苗进行取样、分拣、装车。
3月21日,在筱埕镇定海湾海域,渔排上工人们早已准备妥当,待活水船停稳后,渔民们合力拉起渔网将鱼苗聚集在一起,随后用桶迅速舀起,渔排上的工人们则用最快的速度将鱼苗撒向网箱,现场一派鱼跃人欢的繁忙景象。
眼下正值龙须菜采收季,连日来,位于莆田市秀屿区南日海域的“国家级海洋牧场”,一派丰收的繁忙景象。渔民乘着小船穿梭渔排间,在采收装船之余,将收获的部分龙须菜投喂给在海面养殖的鲍鱼。
在东山县西埔湾围垦区,养殖户在冲洗刚捕捞上来的蛤类海产,在这里,每天上万斤海货销往外地。眼下,东山县春季海上捕捞、养殖进入繁忙期,附近海域形成了集龙须菜、海蛎、海带、鲍鱼、贻贝、巴非蛤等养殖产业于一体的“蓝色牧场”。
本文转载自海上福州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