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3月25日开幕的新加坡海事周2025(Singapore Maritime Week 2025)上,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旗下中国船舶及海洋工程设计研究院(MARIC)自主研发设计的2万立方米智能液化天然气(LNG)燃料加注船、91000载重吨(DWT)散货船(Ammonia Ready)、15.5万立方米智能液化乙烷运输船(ULEC)、13900DWT低碳型化学品船(Methanol DF)、6000TEU集装箱船(Ammonia DF)这五款绿色、智能精品船型分别获得国际知名船级社颁发的原则性认可(AiP)证书。
2万立方米智能LNG燃料加注船获中国船级社(CCS)颁发的AiP证书。该型船总长157.9米,型宽25米,是由2台全回转推进器驱动的LNG燃料加注船,用于全球主要港口的LNG燃料加注作业。该船型方案突破性采用2个单圆筒C型货罐方案,具有蒸发率(BOR)更小、蒸发气(BOG)管理更灵活、舱容利用率更高、液体和气体穹顶(DOME)数量更少,可靠性更高,操作更简单等优点;配备1台加注臂、1台折臂吊和2个集管区,可更大范围匹配不同尺度的受注船型;艏部配置两台大功率侧推,与艉部的全回转推进器组合实现动力定位能力,具有更好的操控性;船体线型经过深度优化,在具有超高的燃油(气)效率的同时,提高加注匹配能力。该型船还配备了MARIC自主研发的智能船舶解决方案,具备智能航行、智能能效管理和智能设备健康管理等功能,是一型单次加注量大、船型匹配性好、操控性好、可靠性高、经济性优、绿色环保、智能高效的LNG燃料加注船。


15.5万立方米智能ULEC获得法国船级社(BV)颁发的AiP证书。该型船总长274米,型宽42米,是由ME-GIE乙烷双燃料主机、单螺旋桨驱动的液化乙烷运输船,用于全球范围的乙烷运输。船型方案兼容Type B货罐和Mark III薄膜舱两种货物维护系统,具有蒸发率更小、卸货残留更少、舱容利用率更高,兼容乙烯、丙烯和液化石油气(LPG)装载能力等特点。该型船船体线型、螺旋桨和舵经过深度优化,具有超高的燃油(气)效率;配置螺旋桨毂帽鳍、桨前节能导管和轴带发电机等节能装置;配备了MARIC自主研发的智能船舶解决方案,具备智能航行、智能能效管理和智能设备健康管理等功能,是一型载货量大、蒸发率低、能耗低、可靠性高、绿色环保、通用性强、经济性优、智能高效的乙烷运输船。
13900DWT低碳型化学品船(Methanol DF)获美国船级社(ABS)颁发的AiP证书。该型船总长约129米,型宽22米,载重量约13900吨,是MARIC研发的新一代IMO II类成品油化学品船,适运货品种类多、载货量大,具有极佳的经济性。该型船采用低速主机驱动大直径螺旋桨,配桨前导管和毂帽鳍等节能装置,艉楼甲板上设置4层上建;货舱区采用2205双相不锈钢,设置6对货舱、1对污油水舱,3号和5号货舱可满舱装载最大密度1.8吨/立方米货物,其他货舱可满舱装载最大密度1.3吨/立方米货物,适应货物密度范围大,装货灵活。此外,该型船为甲醇燃料动力船型,甲板上设置370立方米的甲醇燃料舱,设计符合ABS LEFS(DFD-Methanol, GCU)船级符号要求,环保性能优越;主辅机均配置选择性催化还原技术(SCR)系统,满足国际海事组织(IMO)Tier Ⅲ排放要求;船舶能效设计指数(EEDI)满足3阶段要求;配置转子风帆,可利用风能进一步节省船舶能源消耗。
6000TEU集装箱船(Ammonia DF)获英国劳氏船级社(LR)颁发的AiP证书。该型船是MARIC面向市场需求研发的新一代宽体中型集装箱船,满足最新生效的IMO公约规范及欧美、新澳航线的绿色、节能、安全、环保要求。该型船采用氨双燃料动力系统,可实现零碳排放;适用航线广泛,包括中国-澳大利亚航线、地中海-加拿大航线、亚洲-南美航线等;满足芬兰-瑞典IA冰级要求,可以布置在波罗的海航线;总长控制在240米以内,适应更多的码头和港口。
目前,MARIC正围绕“双碳”战略目标,积极开展绿色船舶、智能船舶、极地船舶等关键技术攻关,加快绿色智能和数字化转型,以更高水平推进科技自立自强,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
本文转载自中国船舶报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