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花米草是全球危害最严重的外来入侵物种之一,也是我国最为突出的海洋入侵物种之一。目前,互花米草几乎遍布我国沿海各省。互花米草在促淤造陆、保滩护岸、抵御风暴潮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其繁殖力强、扩散速度快,对我国部分区域的原生滨海湿地植被、重要生物栖息地等造成了破坏,引起了局部地区航道、港口水域和防洪泄洪通道的淤积,对沿海人民生产生活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为推动落实《互花米草防治专项行动计划(2022—2025年)》相关部署,指导各地按照“宜林则林、宜滩则滩、宜渔则渔”的原则,科学开展互花米草治理后的滨海湿地生态修复,依据有关规定及规范,自然资源部印发《互花米草治理区域生态修复技术指南 (试行)》。

全文如下



                                                                                                                       本文信息来源:自然资源部

公众号“海洋开发咨询”编辑与整理。

Layer 1

客服电话 (点击复制)

15159723275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意见反馈 帮助文档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