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8日,我国第三艘航母福建舰缓缓离开长江口,开启了第五次海试之旅。12月3日,“福建”舰结束了本次试航,返回江南造船厂码头,此次试航历经半个月时间。前四次海试期间,船厂技术人员以及驻舰官兵已经对福建舰动力系统、船电系统以及指挥控制系统等进行了高强度测试。因此,“福建”舰第五次海试备受期待,军迷朋友们发现,“福建”舰本次试航,在多道拦阻索之间,赫然出现了舰载机着舰才能出现的轮胎印。这就意味着,“福建”舰已完成了首次舰载机着(触)舰试飞,而且很有可能飞了不止一次。
网友“Jsport 三汽”在现场拍摄到了航拍图像(下图),照片显示,福建舰在返航之时,舰岛下方的甲板上停放着一架空警-600预警机模型,而在舰艉处的拦阻索附近则出现了非常明显的黑色印记,这些黑色印记显然是舰载机轮胎着舰时留下的轮胎印,这意味着福建舰大概率已经成功进行了舰载机着舰测试。

现代固定翼舰载机着舰时速普遍在200公里以上,这个速度要想在有限的甲板空间上安全降落就需要拦阻索的助力。舰载机在下降的过程中会从尾部释放出拦阻勾,拦阻勾通过勾住拦阻索后可将舰载机时速快速将至0,而在这个过程中,舰载机后机轮会与航母甲板出现剧烈的摩擦,因此拦阻索附近很容易出现黑色的轮胎痕迹。此次福建舰甲板上出现黑色的轮胎痕迹,显然是进行了舰载机拦阻降落测试。
“福建”舰搭载有世界上最为先进的电磁弹射系统,在稳定性、可靠性以及底层技术架构上较美国福特级航母采用的电磁弹射系统更具优势,不但可以弹射重达40吨的重型舰载机,而且还可以弹射1吨左右的小型无人机,可以为歼-15T、空警-600以及歼-35舰载机提供稳定可靠的起飞环境。

那么,“福建”舰此次实施的到底是“触舰试飞”还是“着舰试飞”呢?很显然现在只是做到了触舰试飞。网友看到的甲板上出现轮胎印,有可能只是进行了舰载机触舰复飞测试,歼-15T并没有在福建舰上降落。按惯常的习惯,一般会先触舰试飞,在经过多次试飞校验之后,再组织首次全要素着舰试飞。触舰试飞其实与着舰试飞相比,也只有一层窗户纸的差距了。一般来说,“福建”舰上的电磁弹射器一切准备就绪,才是考量舰载机何时着舰的关键因素。以“福建”舰电磁弹射器的技术成熟度,还有“福建”舰整体的试航进度,距离“福建”舰完成首次着舰试飞的时间应该不会太远了。

按照中国航母以往经验,“辽宁”舰、“山东”舰一个实施了10次试航,一个实施了9次试航,试航总天数分别过100天和接近90天。其中,“辽宁”舰在第五次试航期间,进行了首次舰载机的着(触)舰试飞,而“山东”舰则是在第六次试航期间,进行了舰载战斗机首次着(触)舰试飞。这就意味着,按惯例在10次左右试航即入役,福建舰到目前为止,已经跑完了海试进度的一半,若一切顺利,福建舰大概率应该在明年底正式加入中国海军。
当然,与“辽宁”舰、“山东”舰不同,“福建”舰采用电磁弹射起飞,因此尽管试航次数可能接近,但试航所用时间则大大超出了我国的前两艘航母。如第二次试航“辽宁”舰和“山东”舰都只持续了10天左右,“福建”舰一出去就是接近20天,第三次试航“福建”舰甚至还创下了21天在航的纪录,是目前为止中国海军航母试航单次最高记录。而在第五或第六次试航期间组织舰载机着(触)舰试飞,也是我海军惯例。至于“福建”号什么时候能够真正地交付人民海军,还需参考一下“辽宁”舰、“山东”舰的整体试航进度。“辽宁”舰从完成舾装首次试航到正式交付人民海军入列,中间大约花费了1年2个月时间;“山东”舰从完成舾装首次试航到正式交付人民海军,中间花费大约1年8个月时间。由此可以了解,从试航到交付,一般在一年半左右。因此推测,“福建”舰大概会在2025年下半年完成所有的试航科目,那么交付的时间点大概率就是2025年12月26日前后了,一般来说中国海军会在毛泽东诞辰纪念日前后交付大型战斗舰艇,“福建”舰在这个时间点交付象征意义巨大。福建舰如果在明年底海试结束、加入现役,接下来则会转入到为期3-5年的战斗力形成期,预期将会在2028年前后的时间点上宣告正式形成战斗力。
本文转载自溪流之海洋人生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