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8日,福建海事系统首个海事快反处置中心——罗源湾北岸船舶调度中心暨福州海事局罗源湾快反处置中心正式揭牌成立。
一个半月以来,福州海事局罗源湾快反处置中心有效整合各项信息、资源和力量,全力做好区域性交通组织、应急反应和服务保障等工作,有效推动基层海事治理模式向“预见、预判、预控”的事前预防转型,实现中心稳定、高质量运行。
紧扣罗源湾亿吨大港发展脉搏,快反处置中心构建起“近端(执法记录仪)+中端(船舶监控)+远端(无人机)” 的三维立体监控体系。依托智慧海事监管系统、海事和动态执法APP等信息化矩阵,实施全天候24小时“电子眼”值守,稳步提升水上交通组织与管控能力,水上交通情况处置率100%,实现辖区水域监管无死角、服务不断档。
2025年1-4月,福州罗源湾港区吞吐量再创新高,港口货物吞吐量达3400余万吨。快反处置中心通过实施无缝对接的“套泊热接”作业模式,像精密钟表般优化船舶靠离泊作业流程,成立至今开展交通组织25次,实施水上交通管制25次,安全保障980余艘次船舶靠离泊高效作业,节省靠泊时间900余小时,综合提升泊位利用率约10个百分点。每条船舶进港时间较以往节约近1小时,极大缩短码头泊位空泊时间,提升重要物资水上运输效率,降低水上物流成本。
作为福建海事系统首台多旋翼无人机自动机场的“首秀场”,快反处置中心着力打造海事“空中哨兵”,通过无人机实现“全潮时”巡航机制,累计开展无人机空中巡航29架次,航行里程达406海里,覆盖约40平方千米水域,精准排查整改60余处安全隐患,实现从“海面盯防”到“空中俯瞰”的监管维度升级。
以“双共”为抓手,充分发挥水上安全议事协调机制作用,与地方政府、海警、海渔、交通等部门建立信息共享、联合执法的协同网络,组织开展联合巡航、走私稽查、碍航整治行动。自中心成立以来已累计开展联合执法7次,出动执法人员30余人次,调派执法船艇7艘次,巡查商渔重点交汇水域5个、省级重点水上建设项目2个,查处制止违法行为14起,共享水上交通安全信息4条,进一步筑牢水上安全联防联控防线。
快反处置中心严格对标海事队伍“四化”建设和部海事局准军事化管理的工作要求,用准军事化训练和管理锤炼队伍,全力打造一支“忠诚可靠、业务精湛、令行禁止、担当奉献”的基层海事执法铁军。通过与福州海事局水上交通管理中心实行人员互派、轮岗实训,在船舶交通组织、应急指挥、英语沟通等核心业务上开展“精准滴灌”式培训,有效推动快反处置中心团队实战能力的提升,为高效履职奠定了坚实的人力资源基础。
下一步,福州海事局罗源湾快反处置中心将继续以打造海事监管与服务保障一体化应用示范点为目标,围绕“五个快”的工作要求,为保障水上交通安全、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续写更多“速度与激情”的海事篇章。
本文转载自福州海事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