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起眼的虾蟹壳,原先一吨只要几百元或上千元,厦门蓝湾科技有限公司通过海洋生物科技加持,使之价值增加了千万倍。今年2月,其研发的首个氨糖药品原料取得批文,7月底蓝湾氨糖药品制剂上市,进入药店销售。


浩瀚大海上,一枚黄色浮标漂浮海面,24小时监测着海水生态,这是厦门斯坦道科学仪器股份有限公司自主创新研发的“海洋生态浮标在线监测系统”,成功实现国产替代进口,今年初被认定为福建省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


万米深海中,中科海锐(厦门)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攻克了一系列核心技术,研发空心玻璃微球,解决了“卡脖子”问题,为练就载人潜水器的“金钟罩”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从海洋生物医药到海洋高端装备,从海洋新材料到海洋新技术……在厦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之路上,以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等推动产业发展的场景随处可见,新质生产力正在加速形成。


连日来,厦门日报记者走进厦门部分涉海企业,深度探寻厦门海洋新质生产力,感受着海洋生物医药与制品、海洋高端装备制造、海洋新材料等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蓬勃发展。在这些领域里,厦门涉海企业挖掘新潜能、布局新赛道、谋求新突破,有的实现了国产替代进口,有的解决了“卡脖子”技术问题,有的参与制定行业标准……新质生产力已经在实践中形成并展示出对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推动力。






挖掘新潜能





加快蓝色动能转换

  海洋药物和生物制品业势头强劲  



什么是新质生产力?在厦门蓝湾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蓝湾”)董事长林秀芬的眼里,答案或许藏在毫不起眼,但却可以实现“壳比肉贵”的虾蟹壳里。


“海里的虾蟹壳,过去往往作为废料丢弃。”林秀芬说,“蓝湾运用生物医药技术,把原先几百上千元一吨的虾蟹壳,提纯转化为每吨价值一两千万元的高纯度氨糖、壳寡糖。”


蓝湾是专门为转化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高纯硫酸氨糖项目成果而成立的企业。生产出国际海洋生物新药,在品质上超越国外企业,在市场上取代进口产品——这是蓝湾2005年成立时立下的目标。


2024年2月

蓝湾氨糖取得药品原料批文

2024年4月

蓝湾氨糖取得药品制剂批准注册证书

2024年7月底

蓝湾氨糖上市,首次进入药房销售,成为骨关节炎治疗用药。



“从保健食品到药品,蓝湾走了19年,每年的研发投入占企业收入的20%,我们几乎把挣来的钱都投入药品和新原料的开发上。”林秀芬感慨道,蓝湾先后投入至少5个亿,最终解决“卡脖子”的关键技术难题,掌握氨糖关键技术,实现技术专利、工艺、装备完全自主,产品采用比行标、国际更高的标准,展现出更高的品质指标和优秀的产品质量,可有效替代进口药品。


技术人员对氨糖药品原料生产线进行工前设备气密性检查  张奇辉摄


新质生产力,新就新在用新技术创造新价值。通过现代生物技术让传统原材料产生高附加值,这是蓝湾挖掘新潜能,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密码。


首个药品上市成功后,蓝湾继续发力,革命性地采用AI智能方式、大数据方法筛选药物结构功效,研发一系列治疗肝脏疾病、抑制肿瘤、改善阿尔茨海默病的新药原料和组方,并取得新进展。


和蓝湾一样

越来越多涉海企业

加大创新力度

瞄准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

加快企业转型


今年4月,厦门汇盛生物有限公司位于同安区美禾二路666号的新厂房正式投产,新厂房遵循绿色发展理念,只要4人就能操作生产系统,实现年产3000吨藻粉、6000吨藻油。目前,企业的裂壶藻种基因已获得中国、美国、日本等的25项授权专利,打破国外企业的技术壁垒和垄断。

金日制药(中国)有限公司在已有发明专利的基础上,今年进一步加速转化,研发海洋特色降血糖功能食品——壳寡糖阿拉伯糖胶囊,获得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产保健食品注册证书。


近年来,厦门海洋药物和生物制品业发展势头正猛,一众厦门企业成为“领跑者”。我市不断强化涉海企业在海洋科技创新中的主体地位,不断推动海洋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


截至今年6月



市海洋局累计支持海洋产业项目219项、总投资63.14亿元,扶持企业101家;培育海洋龙头企业30家,上市企业13家,年产值超亿元企业20家







发力新赛道





海洋传感器领域实现突破

  海洋工程装备产业链不断完善  



技术装备是产业升级和科技进步的重要支撑,对推动新质生产力形成具有重要作用。而首台(套)技术装备是体现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


在厦门近海海域的入海口,漂浮着一个个黄色浮标。每隔一段时间,这些浮标会往福建省、厦门市海洋研究部门传输一次数据。


斯坦道自主研发的海洋生态浮标在线监测系统


这是厦门斯坦道科学仪器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斯坦道”)投放的海洋生态监测浮标,它们如同海上的“哨兵”,持续监测着厦门海域的水质、水文、气象等要素。今年初,斯坦道自主研发的“海洋生态浮标在线监测系统”被认定为福建省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


什么是首台(套)技术装备?就是市场还未应用过的技术创新装备。斯坦道董事长汤新华坦言,2012年,当企业瞄准海洋传感器领域时,面临的困难和压力超出想象。


“传感器是海洋监测的‘眼睛’和‘耳朵’。那时,国内大部分海洋传感器依赖进口,我们要实现核心技术自有化,突破‘卡脖子’问题。”汤新华回忆道:“是厦门大学合作教授给予的技术支撑,让我们坚持下来。直到2017年,第一套海上检测仪器样机才研发出来,开始试推广。”


新赛道实现新突破,硬件设备要先进。斯坦道目前已完成传感器和多参数仪器100%国产自主研发,设备市场占有率逐年提高,销售价格仅为进口产品的三分之一。


他说,今年入选首台(套)技术装备名录,是对企业自主创新的肯定,但这还远远不够,接下来还将继续推进,让首台(套)技术装备在市场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更好赋能新质生产力。


7月1日起,全国首部关于首台(套)技术装备推广应用的省级地方性法规——福建省促进首台(套)技术装备推广应用条例施行。汤新华说,这将更好地支持企业创新发展,强化推广应用,对推动海洋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发展海洋新质生产力具有重要意义。

图片

就在这个月,位于厦门的福建省海洋高端装备产业计量测试中心高分通过现场验收。


“这一中心落户厦门,意味着厦门涉海企业能就近获得更加精准、高效、全面的计量测试服务,可以进一步提升海洋装备计量测试服务能力和水平,助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市计量院长度计量科科长郑伟峰博士表示。


中心自筹建以来,相继破解海洋产业计量测试痛点难点30余项,帮助企业直接节约成本500万元。郑伟峰说,厦门船舶重工股份有限公司就与中心合作成立“海洋装备先进测量联合实验室”,创新应用集装箱船货舱验收数字试箱技术,大幅缩短了试箱工艺周期,每艘船作业时间由一个月缩减至5天,企业每年可节约成本200万元。目前,中心正在起草该技术的福建省地方标准,更好地赋能产业发展。





在政策指引和市场需求的驱动下,厦门市海洋工程装备产业链不断完善。目前在该领域,厦门拥有厦工机械、科华数据、罗普特、英诺尔、三优光电5家海洋高端装备制造业上市企业,已开发出光纤水听传感器、微型拉曼光谱仪、光纤放大器等海洋立体监测光纤传感器元器件等一批高技术产品。







研发新材料





打通从核心材料原始创新到应用的全链条研发



和陆地相比,海洋环境是复杂和极端的。厦门企业在加快发展海洋工程装备的同时,也加速布局海洋新材料、关键零部件等产业链上游领域。


一块块由空心玻璃微球制成的浮力材料,形似积木,根据需求,技术人员制成相应的造型,再安装到海洋装备中。在中科海锐(厦门)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科海锐”),记者看到了这种神奇的海洋新材料。


空心玻璃微球成品


“我把这块重11千克的材料扔进水里,你猜猜它会不会沉下去?”中科海锐副董事长李辉选话音刚落,就扔下手中的材料。让人啧啧称奇的是,这块砖头一样的材料轻松漂浮在水面之上。


和传统材料相比,更好的性能、更低的成本,这是空心玻璃微球带来的惊喜。他说,作为大国重器,“奋斗者”号在空心玻璃微球材料的帮助之下,在地球最深处——马里亚纳海沟,完成了举世瞩目的深潜。


“空心玻璃微球实际上是一种细小的球形粉末,主要成分是硼硅酸盐。以前大量依赖进口,没有自主核心技术。”李辉选说,中科海锐依托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在空心玻璃微球、高性能树脂和成型工艺等关键技术的突破,研发出了可服役于万米水深的定制化浮力材料产品,打通了从核心材料原始创新到应用的全链条研发。


去年8月,中科海锐在厦门正式投产。“从项目落地到正式投产,仅用了短短四个月时间,这就是厦门速度。”李辉选连连为厦门的营商环境点赞,他透露,今年上半年,中科海锐的营收已经达到2000多万元。


空心玻璃微球和它背后的中科海锐是新质生产力最有说服力的诠释:以科技创新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

图片

在“数字福建”卫星通信与海洋监测物联网实验室主任、集美大学轮机工程学院教授徐轶群看来,海洋由于其独特的自然环境,相比陆地更加需要发展新质生产力,而厦门发展海洋新质生产力有很大空间。


突破与创新是催生新质生产力的前提。他建议:“厦门可以大力发展新型海洋装备,比如海洋牧场、绿色智能船舶、绿色防腐涂料、海洋能源装备、海洋装备检验与再制造等技术、装备,同时充分利用厦门市涉海高校科研院所的人才和技术优势,策划重大项目,构建强大海洋新质生产力。”





实际上,围绕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厦门以海洋产业公共服务平台为载体,为涉海高校科研机构及企业提供科学实验、检测分析、中试放大、技术解决方案等服务,已累计提供科研服务超10万次、服务科研项目1300余项次,有效盘活仪器设备资源、降低研发成本,提供成果转化效率。


去年,南方海洋创业创新基地欧厝主基地与厦门大学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部合作共建厦门海洋产业创新中心(检验检测服务平台),与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合作共建厦门海洋生物基因库,孵化蓝色链条,不断激发海洋科技创新活力。


厦门正不断整合科技创新资源,为加快形成海洋新质生产力蓄势赋能。


 记者手记 


向新而进 以质求变


盘点今年厦门在海洋领域的创新发展,一个个新技术、新产品、新项目纷纷落地,无一不是因地制宜发展海洋新质生产力的生动案例。


新质生产力,要向“新”而进。当前,海洋经济新旧动能接续转换加快,只有充分利用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才能激发海洋经济发展的巨大潜力。


新质生产力,要以“质”求变。向海图强、逐梦深蓝,要通过科学技术的创新,带动生产要素的创新,推动各类优质要素向新质生产力流动,实现全要素生产率质变飞跃。


“从0到1”,从量变到质变,政府相关部门要在关键环节“扶一把”“送一程”。今年3月1日起,《厦门经济特区海洋经济促进规定》正式施行,这不仅为我市海洋科技创新提供法治保障,更是厦门在培育海洋新质生产力的道路上写下的浓墨重彩的一笔。


厦门具有发展海洋新质生产力的资源禀赋,但海洋经济发展也面临海洋产业分散、竞争力不够强、科技优势有待进一步发挥、海洋资源环境承载压力较大等问题。只有结合实际、因地制宜,才能培育出属于厦门的、特色鲜明的海洋新质生产力,持续带来更多“蓝海”。



厦门市海洋发展局宣传与舆情办出品

来 源:厦门日报

记 者:吴晓菁

通讯员:李心

编 辑:李雅莉

本文转载自厦门海洋XMHY

Layer 1

客服电话 (点击复制)

17350754772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意见反馈 帮助文档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