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丹麦国防部公布了全新的海军现代化计划,旨在加强丹麦皇家海军的海上防御能力,以应对日益复杂的外部环境和技术进步。该计划包括近期采购措施和长期战略投资,以及是否可通过参与国际合作获得或共享破冰技术,并研究在丹麦本土或与其他国家合作建造新舰艇的可能性等。为快速提升部队军事能力,丹麦政府已提议通过设立“加速基金”,在2025年和2026年追加投入500亿丹麦克朗(约合554亿元人民币),以加快推动至少26艘舰艇的建造计划。
丹麦政府认为,海军现代化计划短期目标的核心是增强部队在丹麦本土水域的任务执行能力,包括污染控制、水雷战、巡逻以及水下重要基础设施监测等。保护可输送电力、天然气、数据等资源的电缆和管道是目前丹麦方面的优先考虑项,建议采购至少1艘配备无人机和声纳系统的全新装备,以加强水下监视和探测潜在敌对活动的能力,并启动无人机和其他无人设备研发计划。
与此同时,丹麦政府还预计采购4艘海洋保护及扫雷舰,采用多用途设计,不仅可用于执行包括巡逻、监测和扫雷在内的军事任务,还能用于海上溢油和化学品泄漏回收。此外,丹麦政府还计划替换国民警卫队的21艘巡逻艇,以增强部队的现代化能力。
针对长期战略投资,丹麦国防部长Troels Lund Poulsen认为首先应考虑更换“Iver Huitfeldt”级护卫舰。尽管该级舰的服役时间还有长达10年之久,但Troels Lund Poulsen仍表示,希望提前做好准备,为新型护卫舰的更换打好基础。据悉,“Iver Huitfeldt”级护卫舰的具体更换细节将与此后可能会有的其他大型舰艇采购列入共同商讨方案,此前媒体报道称,丹麦政府还有意启动第二批北极巡逻舰的采购。在今年年初,丹麦政府已与国防预算委员会达成1项总额约146亿丹麦克朗的北极防务协议,旨在通过升级军事装备与战略部署,增强其在北极及北大西洋地区的安全存在,将重点采购第一批3艘北极巡逻舰,新增2架远程无人机并升级卫星监测系统,从而提升对北极广阔区域的监控能力。
在长期战略投资的讨论中,丹麦政府还评估了在本土或与外国企业联合建造新舰艇的可能性,未来一段时间,还将探讨丹麦国内造船及配套企业将如何参与该项计划。同时,还将研究通过开展国际合作,获得或共享破冰技术的可能性。
本文转载自中国船舶报公众号